一、破产还债
当债务企业资不抵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作为债权人的企业应依法及时地申请债务人企业破产,保证自己的债权最大限度地满足。
二、当事人协商清偿债务
中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确立了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在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的情况下,有权自主地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债务的清理也应属于意思自治的范畴,因此,当事人协商清偿债务的行为应得到法律的认可。协商清偿债务具有简便易行、成本低、中断时效等优点,但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如果债务人不守信用,拒不履行偿债协议,就只能通过其他合法途径解决。
三、诉讼清偿债务
协商偿债是私力救济的手段,而法院的强制偿债是公力救济。当事人双方不能协商偿债时,债权人企业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院的判决保证自己债权的实现。当然,协商不是必经程序,当事人可不经协商直接向法院起诉。
四、兼并清债
兼并清债是指一个企业通过以现金购买或者以股份交换其他企业的资产或股份,将其他企业吸收合并而使之失去法人资格或者对其他企业形成控股,以改变其法人实体,而由存续企业或控股企业对被吸收企业或被控股企业的债务进行清偿的方式。企业兼并能充分发挥企业的组合效能,优化经济结构,并能妥善处理债务人企业的遗留问题。企业兼并后,被兼并企业的债务由兼并企业承担,被兼并企业的职工由兼并企业安置,这不仅有利于企业债务的清偿,则且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五、债转股
债转股是指债权人企业与债务人企业通过协商将债权人的债权按其价值折合为股份,使债权转化为股权,从而使企业债务归于消灭的偿债方式。目前债转股作为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造的一种重要措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中存在问题还很多,有必要在实践中进行深层次的探索。
六、申请债权保全
债权保全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债务人不行使其对第三人的债权,或任意处分其财产以致影响债权人债权实现时,债权人依法申请有权机关采取相应措施,以债务人的全部财产保证自己债权实现的方式。包括债权人的代位权和撤销权。如果说以前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和撤销权的法律依据尚不十分充分的话,那么新《合同法》中债权保全制度确立,为债权人申请债的保全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七、行使担保物权
为保证债权的实现,中国《担保法》规定在债权之上可以设定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留置权和质押权,依据物权优于债权的原理,在债务人不能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可以依法变卖、拍卖担保物并以其价金优先受偿。但在实践中,不少债权人不注重担保物权的作用,不令债务人提供应有的物权担保,或纵使债务人提供物权担保,也不能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积极地行使担保物权,因而使自己的债权得不到实现。
不同货物的运费计算标准,包括按货物毛重、体积、价值或件数等计算方式。班轮运费由基本运费和附加费组成,计算公式为运费 = 重量吨(或尺码吨) × 等级运费率 × (1 + 附加费率)。此外,货主和船公司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临时议定运费。
涉外经济合同成立的实质条件,包括合同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合同签订日期地点、合同类型和标准种类范围等,并强调了明确这些条件的重要性,以确保合同履行的准确性和解决争议的依据。同时,文章也探讨了如何降低涉外经济合同签订的风险,包括增强风险意识、审查辨别往来票
合同主体缺乏合同资格和实际履行能力所带来的风险,如皮包公司名义签订合同骗取货物的情况。同时,文章还讨论了超越代理权限签订合同、合同债务中的漏洞以及恶意履行合同债务等问题。在签订合同过程中,需要警惕对方提供的证明文件是否真实有效,明确代理人的权限,注意
企业资金不足所面临的法律问题。企业自身发展资金不足,投资或项目失败会导致债务纠纷;合同诈骗会导致资金损失且可能无法追回;合同不明确也会引起纠纷,实现债权的过程漫长且代价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