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诈骗罪 > 合同诈骗案例

合同诈骗案例

时间:2024-07-20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5570
在现在的经济活动中,合同的签订越来越频繁,这也导致了合同违约情况出现的情况也越来越频繁,但是也不少犯罪分子以违约之名行违法之事,下面就有手心律师网为您提供一则真实案例。

贵州一“空壳”公司涉嫌合同诈骗案

被告人及其行为

被告人孙某某是贵州xx贸易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他于2004年12月因涉嫌合同诈骗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案件背景

据公诉机关指控,2003年11月,孙某某与刘某某(在逃)作为发起人和股东,向他人借款50万元,注册成立贵州xx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然而,两人却将注册资金全部抽逃,导致xx公司成为一家“空壳”公司。

虚假供货信息诈骗

2003年12月,xx公司在网上得知宁波一家贸易公司求购金属硅的信息。孙某某随即安排人员与对方业务员洽谈,并声称有现货可供。在取得对方信任后,双方通过传真签订了总金额为163.5万余元的购销合同。宁波公司预付了24.6万余元货款到xx公司的账户。然而,由于xx公司无履约能力,宁波公司多次催促下,只退还了8万余元,而剩余的16.2万余元被孙某某提现转移占为己有。

继续诈骗行为

2004年7月,湛江开发区一家贸易公司通过网站看到xx公司发布的矿产品供货信息,即与xx公司的孙某某联系。双方于同月底通过传真签订了高碳猛铁120吨和硅铁300吨的合同,总金额为247.8万元。该公司按约定分两笔电汇预付货款41.8万元到xx公司的银行账户。然而,xx公司收到款项后,却以各种理由不发货也不退款,孙某某分9次将该款提现转移占为已有。2004年8月,福建一家电子公司在网上得知xx公司经营广泛,于是电话联系并通过传真签订了总金额为22.4万余元的桐油购销合同。该电子公司随后预付货款6万元。

诈骗金额和指控

通过上述手段,xx公司先后诈骗了一系列受害企业和个人的预付货款,总金额超过百万元。这些资金均被孙某某转移提现,非法占为己有。公诉机关认为,孙某某作为xx公司的发起人和股东之一,在公司资金验资后,与他人合谋将注册资金50万元全部抽逃,导致公司资不抵债。此外,孙某某发布虚假供货信息,诈骗受害企业和个人的预付货款,构成了合同诈骗罪和抽逃出资罪。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欺诈的认定标准

    合同欺诈的认定标准,包括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商品标识欺诈行为、合同主体欺诈行为等。文章还介绍了合同民事欺诈的特点,如欺诈性邀请、虚假介绍或隐瞒事实等。另外,文章还提到了合同欺诈与合同纠纷的区别,重点强调了行为人是否具有欺骗他人的目的和是否采取了欺骗手

  • 合同诈骗罪的瑕疵及解决方法

    合同诈骗罪存在的瑕疵和争议,包括合同的定义、欺诈行为的要件以及损失的计算等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明确合同的定义、明确欺诈行为的要件和统一损失的计算标准等解决方法。旨在促进执法者正确理解和执行合同诈骗罪,维护公平和诚信的商业交易环境。

  • 合同诈骗案件的民事赔偿诉讼能否提起

    合同诈骗案件中,被害人可以提起民事赔偿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

  • 如何处理合同诈骗案件不符立案标准的情况

      大家都知道,刑事犯罪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立案标准,只有达到立案标准,它才能够进行立案。一般来说,刑事诈骗的立案标准是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决定的,那么合同诈骗达不到立案标准的话怎么办呢?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合同诈骗不够立案标准咋办的详细

  • 诈骗案中委托投资协议是否有效
  • 合同诈骗罪案例:提供法律帮助
  • 二手房交易怎么核实出卖人身份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