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诈骗罪 > 合同诈骗案例

合同诈骗案例

时间:2024-07-20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5570
在现在的经济活动中,合同的签订越来越频繁,这也导致了合同违约情况出现的情况也越来越频繁,但是也不少犯罪分子以违约之名行违法之事,下面就有手心律师网为您提供一则真实案例。

贵州一“空壳”公司涉嫌合同诈骗案

被告人及其行为

被告人孙某某是贵州xx贸易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他于2004年12月因涉嫌合同诈骗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案件背景

据公诉机关指控,2003年11月,孙某某与刘某某(在逃)作为发起人和股东,向他人借款50万元,注册成立贵州xx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然而,两人却将注册资金全部抽逃,导致xx公司成为一家“空壳”公司。

虚假供货信息诈骗

2003年12月,xx公司在网上得知宁波一家贸易公司求购金属硅的信息。孙某某随即安排人员与对方业务员洽谈,并声称有现货可供。在取得对方信任后,双方通过传真签订了总金额为163.5万余元的购销合同。宁波公司预付了24.6万余元货款到xx公司的账户。然而,由于xx公司无履约能力,宁波公司多次催促下,只退还了8万余元,而剩余的16.2万余元被孙某某提现转移占为己有。

继续诈骗行为

2004年7月,湛江开发区一家贸易公司通过网站看到xx公司发布的矿产品供货信息,即与xx公司的孙某某联系。双方于同月底通过传真签订了高碳猛铁120吨和硅铁300吨的合同,总金额为247.8万元。该公司按约定分两笔电汇预付货款41.8万元到xx公司的银行账户。然而,xx公司收到款项后,却以各种理由不发货也不退款,孙某某分9次将该款提现转移占为已有。2004年8月,福建一家电子公司在网上得知xx公司经营广泛,于是电话联系并通过传真签订了总金额为22.4万余元的桐油购销合同。该电子公司随后预付货款6万元。

诈骗金额和指控

通过上述手段,xx公司先后诈骗了一系列受害企业和个人的预付货款,总金额超过百万元。这些资金均被孙某某转移提现,非法占为己有。公诉机关认为,孙某某作为xx公司的发起人和股东之一,在公司资金验资后,与他人合谋将注册资金50万元全部抽逃,导致公司资不抵债。此外,孙某某发布虚假供货信息,诈骗受害企业和个人的预付货款,构成了合同诈骗罪和抽逃出资罪。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本罪与合同纠纷的界限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及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对于内容真实的合同,如果行为人以超出履约能力签订合同并设法履行,则不能认定为诈骗罪;若未履约则可能有诈骗意图。半真半假的合同,如行为人有履约意图并为履行努力,则不能认定为诈骗;若无履约能力借名行骗,则应以合同

  • 合同诈骗罪的起诉程序及相关法律规定

    合同诈骗罪的起诉程序和相关法律规定。受害人需向公安机关报案,经过立案、侦查、审查起诉等环节,最终由法院审理和判决。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他人财物,根据数额和情节不同,可分为多种情形。法律规定相应的刑罚和罚金。

  • 构成欺诈行为的要件

    构成欺诈行为的四个要件。首先,欺诈人必须有欺诈的故意,包括陈述虚假事实和诱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其次,欺诈人必须实施欺诈行为,如故意陈述错误事实或隐瞒真实情况。第三,被欺诈人必须因欺诈而陷入错误认识,且与合同内容密切相关。最后,被欺诈人必须因错误认识而

  • 合同诈骗罪的处理方式

    合同诈骗罪的处理方式,包括自然人和单位的处罚规定。自然人根据数额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可判处不同刑罚,单位犯合同诈骗罪则需判处罚金并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个人合同诈骗和单位合同诈骗的量刑标准也有所涉及,详细阐述了不同数额和情形下的刑期和罚金标准。

  • 如何处理合同诈骗案件不符立案标准的情况
  • 诈骗案中委托投资协议是否有效
  • 合同诈骗罪案例:提供法律帮助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