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赔偿责任适用于以下违约形态:履行不能、拒绝履行、不适当履行、迟延履行及迟延受领等。
损害赔偿责任与违约金责任不同,违约金责任不以损失发生为要件。然而,受害人必须有损失,违约人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违约人仅对由于自己的违约行为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违约人如果存在法定或约定的免责事由,则可以免于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违约引起的损害赔偿范围可分为约定赔偿、一般法定赔偿和特别法定赔偿。
约定赔偿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预定一个损失赔偿数额或者约定赔偿损失的计算方法。根据《合同法》第114条第1款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的计算方法。约定赔偿简便易行,可以减少赔偿损失计算的繁杂。
约定赔偿是一种附条件的从合同。当违约损害发生,条件成就,则按照合同的约定进行赔偿。如果违约损害未发生,条件不成就,则约定赔偿合同不生效,无需进行赔偿。
约定赔偿与实际损失额往往不能完全吻合。在一般情况下,即使有差异,也应按照约定赔偿办理。如果约定赔偿额较实际损失额过高或过低,显得不公平,赔偿人可以请求减少,受赔偿人可以请求增加赔偿额。
法定赔偿指法律直接规定损害赔偿的数额或者赔偿损害的计算方法。
法定赔偿的宗旨多是为了保护受侵害的弱者。特别是在消费领域,为防止经营者势大欺人,压低赔偿数额,法律直接规定赔偿额或者计算方法。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关于“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1倍”的规定,就是特殊的惩罚性赔偿。
在这两种赔偿范围的关系上,约定赔偿优先于法定赔偿适用,特别法定赔偿优先于一般法定赔偿适用。
一起汽车买卖合同纠纷案。胡某因**汽车公司的广告欺诈而提出索赔。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对于汽车公司是否应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和缔约过失责任存在分歧。作者赞同第二种观点,认为汽车公司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因为其在缔约过程中存在价格欺诈行为,违反了先合同义务。
建筑工程甲方违约时,违约方应承担违约责任,包括继续履行合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损害赔偿是指违约方因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给对方造成损失时应承担的赔
因合同违约造成一方当事人损失后,违约方赔偿了损失的,该合同未解除前仍然有效的,当事人需要履行合同义务。第一百零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一百一十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
违约损害赔偿,是指违约方因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而给对方造成损失,依法和依据合同的规定而应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当事人在侵权诉讼中没有提出赔偿精神损害的诉讼请求,诉讼终结后又基于同一侵权事实另行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侵权致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