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欺诈方式及预防 > 合同诈骗有什么表现形式

合同诈骗有什么表现形式

时间:2023-12-23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5896
什么是保险合同诈骗

什么是保险合同诈骗?

保险合同诈骗是指在签订和履行保险合同的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和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

保险诈骗罪的定义

保险诈骗罪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违反保险法规定,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保险金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合同诈骗的表现形式

合同诈骗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勾当

行骗者为了实施诈骗目的,会伪造或使用他人的身份证件,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成立公司。然后,以公司名义招聘和培训员工,由员工进行诈骗。在整个诈骗过程中,真正的幕后策划人始终不露面。因此,通常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是公司的业务员或一般员工,而策划人则逃避法律制裁。以合法公司名义行骗可以减少风险,增加隐蔽性。甚至有些公司连自己招聘的员工都骗,情节十分恶劣。

二、重操旧业者多屡骗不爽

行骗者通常是有多次行骗记录的老手,一旦罪行被识破,就会立即逃离。当他们认为风声不紧时,会再次从事诈骗活动。由于他们对行骗手段十分熟悉,所以能够迅速成立诈骗组织并实施诈骗行为。为了逃避法律惩罚,他们会吸取教训,得手后立即销声匿迹,给有关部门查办造成困难。

三、运用见证手法骗取信任

合同诈骗常以公证和律师见证的形式进行,这是较为流行的法律见证形式。行骗者利用这种形式容易抓住人们的心理,从而使合作项目和合同显得真实可信。受骗者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相信并签订合同,最终上当受骗。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诈骗犯罪的常见手段

    合同诈骗犯罪的常见手段,包括使用虚假证明材料欺骗他人签订合同、虚构购销产品等名目诱骗他人并立即逃跑、利用媒体发布虚假广告冒充国家机关单位诈骗、使用虚假票据等作为担保诱骗对方签订合同以及先履行小额合同骗取大额钱财等连环诈骗手段。犯罪分子利用各种手段达到

  • 欺诈的概述

    欺诈行为的定义、分类以及法律后果。欺诈是一种故意行为,目的是使他人产生错误认知。在法律上,欺诈行为可能导致民事行为无效或可撤销。合同无效情形中的欺诈行为,通常涉及损害国家利益或欺骗消费者等行为。欺诈行为的构成需要包括欺诈方的故意行为、受欺诈方的错误意

  • 伪装诈骗:警惕陌生人的金钱关系

    伪装诈骗、代购诈骗、二维码诈骗、盗号诈骗、点赞诈骗、招聘诈骗、爱心传递诈骗和招嫖诈骗等常见诈骗手段及其特点。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涉及金钱关系的陌生人要保持警惕,谨慎参与网络活动和交易,选择正规渠道进行求职和购物,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和不健康行为。

  • 合同欺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合同欺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其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一大公害,呈现出智能化、职业化等发展趋势。文章介绍了合同民事欺诈和合同刑事欺诈的含义、特征以及两者的异同点,旨在提高公众对合同欺诈的认识,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的关注与重视。

  • 合同履行包括哪些方面
  • 合同先履行和部分履行的相关内容
  • 什么情况不能用定金罚则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