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欺诈方式及预防 > 买卖合同如何防范欺诈漏洞行为

买卖合同如何防范欺诈漏洞行为

时间:2024-01-10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5915
买卖合同如何防范欺诈漏洞行为呢?因为我们在签定买卖合同的时候要注意防范,因为在商场上容易出现有意或者无意的合同漏洞的行为,也有出现漏洞的行为,所以我们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防范措施。接下来,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如何防范买卖合同中的欺诈漏洞行为

一、尽可能了解对方当事人的信息

在订立合同之前,应对对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经营范围、资信状况以及近期的经营业绩和商业信誉进行必要的考察。如果自己了解有困难,可以向对方所在地的工商部门查询,并通过对方同行业或相关企业进行了解。

二、了解代理人的代理权

对于对方业务员或经营管理人员代表其单位订立的合同,应注意了解对方的授权情况,包括授权范围、授权期限和所开立介绍信的真实性。对于非法定代表人的高级管理人员,如副总经理、副董事长等,应了解其是否具有代表权。

三、提高具体业务人员及领导人的素质

在合同订立过程中,许多漏洞的出现是由于经办人员对业务不熟悉,对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所致。因此,应注意提高业务人员及领导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熟悉本行业的业务情况,切实反映和保护自己的利益。同时,掌握本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法律是否对该交易行为有禁止或限制性规定。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合同,可以寻求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员的帮助。

四、采用书面形式并使用比较标准的合同范本

虽然我国《合同法》允许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但为了确定责任和避免欺诈,订立合同时应尽量采用书面形式。同时,订立合同时应参照合同范本,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订立。内容应尽量详尽、明确。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布了标准的合同范本,可以进行参考。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合同进行鉴证。这样一方面可以对内容进行审核,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合同的严肃性和可信度。

五、防范恶意履行

对合同进行恶意履行的情况非常复杂,但是在订立合同时,如果能够进行积极的事前防范,将极大地减少合同风险。例如,对对方当事人的资信有所怀疑,应尽可能要求对方提供担保。另外,在合同履行中出现问题时,应积极主张自己的权利,并保留相关证据。积极行使诉权,通过人民法院保护自己的权利,以免因超过诉讼时效而蒙受损失。

六、检查支票支付程序,防止被套走标的物

防止虚开支票的欺诈有两个较有效的方法。一种是款到交货,根据支票转账所需时间,要求买方在款项到达卖方账面后才交货。但是这种方法一般很难使买方接受,除非货物较为紧俏。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到出票人开户银行去持票入账,以便立即知道支票是否能兑现。如果支票能够兑现,可以立即进行转账;如果支票被拒付,可以立即停止发货,从而避免损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诈骗犯罪的常见手段

    合同诈骗犯罪的常见手段,包括使用虚假证明材料欺骗他人签订合同、虚构购销产品等名目诱骗他人并立即逃跑、利用媒体发布虚假广告冒充国家机关单位诈骗、使用虚假票据等作为担保诱骗对方签订合同以及先履行小额合同骗取大额钱财等连环诈骗手段。犯罪分子利用各种手段达到

  • 欺诈的概述

    欺诈行为的定义、分类以及法律后果。欺诈是一种故意行为,目的是使他人产生错误认知。在法律上,欺诈行为可能导致民事行为无效或可撤销。合同无效情形中的欺诈行为,通常涉及损害国家利益或欺骗消费者等行为。欺诈行为的构成需要包括欺诈方的故意行为、受欺诈方的错误意

  • 答辩状

    民事诉讼答辩状的撰写要点和注意事项,并针对一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进行了具体答辩。答辩事项指出被答辩人的起诉主张违背事实和法律规定,请求驳回其诉讼请求。答辩人提出,双方签订的合同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是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乘人之危等情形,要求法院依

  • 伪装诈骗:警惕陌生人的金钱关系

    伪装诈骗、代购诈骗、二维码诈骗、盗号诈骗、点赞诈骗、招聘诈骗、爱心传递诈骗和招嫖诈骗等常见诈骗手段及其特点。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涉及金钱关系的陌生人要保持警惕,谨慎参与网络活动和交易,选择正规渠道进行求职和购物,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和不健康行为。

  • 合同欺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案情
  • 买卖合同中的欺诈手段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