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欺诈方式及预防 > 谨防朋友圈八大骗局,用户须保护好个人信息

谨防朋友圈八大骗局,用户须保护好个人信息

时间:2023-10-21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5919

微信常见的欺诈手段

欺诈手段一:虚假扫码活动

一些扫码互动以明显高过于实际的高额返利骗取网友参与,实则为盗取用户信息,因此大家在扫码时一定要留意是否为官方发布。

欺诈手段二:虚假招聘信息

一些诈骗招聘信息会以高额待遇或者名企业为诱饵,欺骗招聘者钱财。因此在进行网上应聘时,需要谨慎的查询该公司的地址,在网络上了解公司详细信息,尽可能地与招聘负责人通话了解。

欺诈手段三:虚假限时抽奖

一些弹框出现的限时抽奖信息,实际上都是骗人的。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特别是与身份钱财有关的信息,同时不要相信有不劳而获,天降馅饼的事情发生,以防吃亏。

欺诈手段四:虚假领养宠物

一些虚假领养宠物信息会以免费领取的方式吸引人,实际上却会让人支付国际电话费或者其他费用。要谨慎对待这类信息,以防上当受骗。

欺诈手段五:虚假善心捐赠

一些虚假善心捐赠信息会利用人们的同情心,骗取个人信息。在遇到这种信息时,应该先确认是否为官方渠道发布,以免泄露个人信息。

欺诈手段六:虚假积攒旅游

一些免费积攒旅游的活动实际上是旅行社的营销手段,参加后可能会面临强迫消费的情况。因此,最好选择本地区的活动,减少被骗的几率。

欺诈手段七:虚假回复换礼品

一些回复换礼品的活动实际上是让人付邮费、税款等待,最好不要理会这类信息。

欺诈手段八:虚假免费大牌产品

一些商家通过加微信好友来获取个人信息,并以免费获得国外大牌产品为诱饵,实际上所得到的却是劣质产品。要警惕这种骗局,以免上当受骗。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个人信息保密协议

    个人信息保密协议的细节内容。协议涉及甲方和乙方的信息保密义务,包括保密信息的范围、乙方的义务、违约责任、保密期限以及其他事项。乙方需对甲方的个人信息承担保密责任,遵循合法、合理原则,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信息安全。若乙方违反规定,需承担

  • 如何投诉电台虚假广告

    如何投诉电台虚假广告的问题。如果发现电台播放虚假广告,可以向工商管理部门投诉,相关部门会在七个工作日内处理并告知处理结果。同时,如遇到未依法履行职责的部门,单位和个人有权向上级机关或监察机关举报。投诉、举报人的个人信息将得到保密保护。

  • 股东知情权的定义和属性

    股东知情权的定义和属性以及保护方式。股东知情权是股东参与管理公司的权利,包括查阅公司财务报告资料、账簿等相关资料并提问的权利。该权利是共益权且为法定权利,由《公司法》直接赋予股东,不得以公司章程或股东会决议的形式剥夺或限制。公司需主动披露信息,股东知

  • 消费者的知情权

    消费者的知情权,包括了解商品和服务的相关信息以及消费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权益保护措施。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详尽的信息,并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为保障消费者知情权,法律规定了商品和服务应符合的标准和要求。消费者的知情权有助于保护其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

  • 公司章程
  • 未经同意转载属于网络侵权吗?
  • 赡养协议与财产关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