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欺诈方式及预防 > 合同欺诈行为的种种表现

合同欺诈行为的种种表现

时间:2024-06-28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5939

合同欺诈的常见手法

伪造假证件

欺诈者伪造各种工作证、身份证、名片、介绍信、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纸、营业执照复印件等假证件,以迷惑对方。如果对方未进行必要的审查,保持警惕,仅凭这些假证件与之签订合同,极易上当受骗。

高价优惠诱骗

欺诈者利用企业急于推销产品的心理,以高于当地市场价格等优惠条件为诱饵,一次性骗取大量货物,并迅速将货物削价处理、转移货款。

销售紧俏商品诈骗

欺诈者以销售紧俏商品为诱饵,骗取买方定金或预付款。

先付少量款项骗取信任

欺诈者为了骗取信任,往往先预付少量贷款或定金,稳住对方,以达到骗取大宗货物的目的。

技术转让欺诈

欺诈者以技术转让、包收产品、包利润等优惠条件为幌子,骗取技术转让费。待回收产品时,以质量不过关为借口拒收,给受让方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合同内容填写不规范

欺诈者利用对方疏忽大意,签订合同时不注意细节,故意将合同内容填写得不规范,为诈骗制造可乘之机。

重人情轻合同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法制观念不强,重人情关系,轻合同关系,搞所谓“君子协议”,使诈骗分子有机可乘。

设置圈套

欺诈者在对方送货上门或带款提货时,设置圈套。待对方落入圈套后,便原形毕露,强迫业务人员卸下货物或交出货款。

当前合同欺诈活动的主要特点

披着合法外衣

欺诈公司都有合法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法人代码证,表面上是合法的市场主体,给人以“正规企业”的感觉。

针对弱势群体

合同的另一方都是自然人,被欺诈的对象主要有下岗职工、失业青年、残疾人士、退休老人等社会“弱势群体”。

以书面合同作为依据

所有欺诈公司都与对方当事人签订规范的书面合同,给对方以“规范经营、郑重其事”的印象。合同种类主要有加工承揽合同、委托养殖、委托种植合同、加盟投资推销保健用品、无人售货机租售合同、无风险投资分红合同等。

合同条款的欺诈

欺诈公司在合同条款上做文章,使用示范文本,但在质量条款上下功夫。例如,发外加工合同约定承揽方加工的产品合格率必须在95%以上,然而,由于他们交给对方的原材料本来就是劣质产品,加上产品合格与否由其说了算,所以客户交付的加工产品永远不合格。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欺诈的认定标准

    合同欺诈的认定标准,包括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商品标识欺诈行为、合同主体欺诈行为等。文章还介绍了合同民事欺诈的特点,如欺诈性邀请、虚假介绍或隐瞒事实等。另外,文章还提到了合同欺诈与合同纠纷的区别,重点强调了行为人是否具有欺骗他人的目的和是否采取了欺骗手

  • 案情

    王小姐夫妇通过中介公司购买深圳市南山区某小区房产的经过。签订合同后,由于中介公司与售房人的纠纷,导致房产不能买卖。王小姐夫妇试图索要定金,但中介公司拒绝退还,并以各种手段欺骗他们。最后,王小姐夫妇发现中介公司的欺诈行为并得知房产不能交易的真实原因,感

  • 合同诈骗罪的瑕疵及解决方法

    合同诈骗罪存在的瑕疵和争议,包括合同的定义、欺诈行为的要件以及损失的计算等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明确合同的定义、明确欺诈行为的要件和统一损失的计算标准等解决方法。旨在促进执法者正确理解和执行合同诈骗罪,维护公平和诚信的商业交易环境。

  • 古董字画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的欺诈行为成立标准

    古董字画买卖合同纠纷中的欺诈行为成立标准。原告魏某购买被告魏某的古画,但未签书面合同。后原告妻子持画要求退画返钱未果并诉诸法院主张被告欺诈。法院认为原告未能证明被告承诺并保证古画为真迹,因此驳回其诉讼请求。文章还分析了古画行业的交易习惯和留置行为在合

  • 欺诈的概述
  • 合同欺诈的定义与分类
  • 合同欺诈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