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合同,又称为要物合同,是指除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外,还须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现实交付才能成立的合同。常见的实践合同包括借用合同、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保管合同、定金合同等。例如,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只有在借贷方实际交付借款时,该合同才真正成立。
根据传统民法理论,质押合同属于实践合同。然而,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颁行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根据区分原则,质押合同在成立时就生效,质权在出质人交付质押财产时设立,即未交付质押财产不影响质押合同的效力。因此,质押合同属于诺成合同。
实践合同中,交付标的物应为合同生效的要件,而不是合同成立的要件。换句话说,实践合同即使没有交付标的物,合同仍然成立,但不生效。这种关系类似于以城市房屋抵押,如果没有按照法律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合同成立但不生效。正如前面所述,合同的成立是事实判断,是否成立取决于当事人意思表示是否协商一致。实践合同也是合同,也应遵循同样的评价标准。交付标的物只能被视为合同生效的法定条件。实际上,1995年的《担保法》通过对定金的规定修正了实践合同的定义。该法第90条规定:“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使用的是“生效”而不是“成立”,遗憾的是这一规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合同法继担保法之后,更加明确地将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分开,实践合同的概念亟需修正。
至于实践合同的范围,学者认为:“哪些合同属于诺成合同,哪些合同属于实践合同,由法律规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也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决定。”然而,目前尚未见到法律允许当事人协商决定的情况。我们认为,只能由法律和行政法规来规定。目前已见到的法条有以下几种:
合同形式的规定和合同的生效条件。除了口头合同外,合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合同书、信件、数据电文等。书面形式的要求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必须确保合同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的生效条件依法成立,并可能需要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此外,合同效力可以附条件或期
仓储合同与仓单的区别。仓储合同是证明仓储双方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文书,不转移货物所有权,只是暂时转移占有权,且保管对象必须是动产。仓单则是象征仓储物品的物权凭证,提货时必须使用。此外,仓储合同的保管人需具备经营资格,且合同为诺成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中标后修改合同生效条件的相关法律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标后双方不得擅自改变合同实质性内容,而合同的主要条款变更则可能导致合同无效。合同生效取决于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条件,包括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以及需要办理特定手续方可生
股权转让的办理时间和生效情况。股权转让的前期准备时间不确定,但资料齐全的情况下,办理时间一般不超过一个月。股权转让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同时,介绍了股权变更的流程以及所需的资料。需要准备相关资料并按照流程逐步办理,包括填写申请表、变更营业执照、变更组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