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投标人中标后,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在中标通知书发出后的法定期限内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的,中标人应当提交。
根据合同法的一般理论,合同在承诺生效时成立。然而,《合同法》第32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时,合同在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时成立。因此,招标文件中必须包含拟签订合同的主要条款,中标人的投标文件也应对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招标文件一般会对订立合同书的问题作出规定,即投标人发出的要约已经包含中标后订立书面合同的内容。此外,《招标投标法》明确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在法定期限内订立书面合同是强制性规定,即招标人和中标人必须订立合同书。因此,招标采购合同的成立生效时间应当是招标人和中标人订立书面合同的时间。
综上所述,投标人中标后,投标人和招标人双方经过进一步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即可签订书面合同。中标后签订合同的期限一般为三十天之内。双方应注意中标后签订合同的时间,及时签约,以避免合同失效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中标通知书实质上是招标人对其选中的投标人的承诺,是招标人同意某投标人的要约的意思表示。然而,招标投标法对于中标通知书的规定与合同法关于承诺的规定有两点不同。
首先,合同法规定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发生法律效力,而中标通知书只要发出后即发生法律效力。中标通知书发出后,如果招标人改变中标结果或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其次,合同法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而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承诺虽然发生法律效力,但在书面合同订立之前,合同尚未成立。
《招标投标法》对中标通知书的特殊规定是为了适应招标投标的特殊情况,更加有利于招标人对投标人的约束,保护招标人的权利。
中标通知书发出后,如果招标人改变中标结果或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这种法律责任是指缔约过失责任。由于招标人或投标人的上述行为在订立合同时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给对方造成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招标合同是指招标人和中标人根据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订立的书面协议,用于确定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根据《招标投标法》第46条的规定,合同订立的时间是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招标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招标合同的内容应该是对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中所载内容的确认。招标人和投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建筑劳务分包给个人的效力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总承包单位不得将工程分包给没有相应资质的个人或单位。建筑劳务分包给个人是无效的,因为个人不具备施工资质。合同无效后,违法所得应依法处理,以保障当事人利益平衡。
如何防范工程造价引发的欠款纠纷。摘要包括:严格招投标和承发包程序,优选施工单位并控制分包转包;前期立项管理需加强,投资充足并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加强合同和信息管理,咨询专家意见;严格工程变更把关,完善隐蔽工程验收手续;及时解决工程索赔问题;规范业主、承
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的返还时间约定,包括一次性返还和分期返还两种方式。同时介绍了质量保证金的定义及其在建筑合同中的作用,还详细阐述了履约保证金与质量保证金的区别。二者的区别在于资金来源和约束目的不同,履约保证金是施工单位的流动资金,用于约束施工过程全面
工程合同的签订及其主要条款。合同中详细阐述了合同双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工程名称、地点、建筑面积、工程价款及付款方法、工程期限、工程质量标准等方面的约定。同时,还明确了承包形式和材料设备供应方式、发包方和承包方的义务、违约责任及奖励条款、其他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