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审查集体协商双方的主体资格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
2、审查集体协商程序是否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
3、审查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内容是否与国家规定相抵触。
1、提交集体劳动合同草案(3份)。
2、提交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工会主席或职工代表身份证明。
3、提交营业执照(副本)。
自受理之日起15日内将《集体合同审查意见书》送达集体合同双方,15日内未送达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1、用人单位将协商签字后的集体合同文本一式三份交仲裁科。
2、仲裁科进行编号、登记。
3、仲裁科审查并制作《集体合同审查意见书》。
4、将《集体合同审查意见书》送达双方协商代表。
集体合同订立的程序,是指集体合同从协商到合同成立生效所经过的过程。一般而言,集体合同的签订都必须经过以下程序:
1、制定集体合同草案。
2、审议。
3、签字。
4、登记备案。
5、公布。
(1)制定集体合同草案:集体合同应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各个企业应当成立集体合同起草委员会或起草小组,由企业行政和工会各派代表若干人组成,起草委员会或起草小组应当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提出集体合同的初步草案。
(2)审议:将集体合同草案文本提交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有2/3以上职工代表或职工出席,且须经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或全体职工半数以上同意,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方获通过。
(3)签字:集体合同草案经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或盖章。
(4)登记备案: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将集体合同的文本及其各部分附件一式三份提请县级以上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劳动行政部门有审查集体合同内容是否合法的责任,如果发现集体合同中的项目与条款有违法、失实等情况,可不予登记或暂缓登记,发回企业对集体合同进行修正。如果劳动行政部门在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没有提出意见,集体合同即生效,企业行政、工会组织和职工个人均应切实履行。
(5)公布:集体合同一经生效,企业应及时向全体职工公布。
二手房买卖合同中卖方代签的法律效力及相关的合同条款。内容包括:当事人信息的详细规定、标的物合同中产权归属的明确、价款及付款方式的约定、履行期限和方式的明确、违约责任的具体化、解决争议的方式、合同生效条款、合同中止、终止或解除条款,以及合同的变更与转让
公司管理制度中的合同审查与履行过程。合同签订需由高层领导和相关部门参与,遵守法律原则和统一文本,明确各方权责。合同审查需经多层审批,包括部门负责人、法律顾问等,必要时需上报主管机关或鉴证。合同履行需遵循法律约束力,严格执行合同条款。如遇变更或解除合同
不同合同类型的生效时间判断方法,包括依法成立的合同、需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合同以及附有条件或期限的合同。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确定合同成立的时间的一般规定以及合同书形式、确认书形式、实际成立的情况。
网上贷款未到账时合同是否生效的问题。在网络借贷中,如果贷款未能成功发放到借款人账户,则该贷款合同视为无效。依照合同措辞及相关法律规定,贷款只有在实际放款后才能正式生效。若贷款机构未执行放款操作,构成单方面违约,合同无法产生效力。此外,文章还提及了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