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合同无效 > 伪造签字合同无效吗

伪造签字合同无效吗

时间:2023-12-12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6369
我们在和对方签订合同的时候,在合同的最后面都要签字,如果说这个签字是属于别人伪造的话,合同是不是属于无效的情况呢?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伪造签字合同的效力问题

1、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根据《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8条之规定,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是在受欺诈人因欺诈行为发生错误认识而作意思表示的基础上产生的。根据《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9条的规定,胁迫是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相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胁迫也是影响合同效力的原因之一。根据《合同法》第52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合同,只有在有损国家利益时,该合同才为无效。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恶意串通是指当事人为实现某种目的,串通一气,共同实施订方合同的民事行为,造成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损害的违法行为。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也称为隐匿行为,是指当事人通过实施合法的行为来掩盖其真实的非法目的,或者实施的行为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在内容上是非法的行为。当事人实施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并不违反法律的外在表现形式。但这个形式并不是当事人所要达到的目的,不是当事人的真实意图,而是通过这样的合法形式来掩盖和达到其真实的非法目的。因此,对于这种隐匿行为,应当区分其外在形式与真实意图,准确认定当事人所实施的合同行为的效力。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而订立的合同,应当具备以下要件:- 当事人所要达到的真实目的或者其手段必须是法律或者行政法规所禁止的;- 合同的当事人具有规避法律的故意;- 当事人为规避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采用了合法的形式对非法目的进行了掩盖。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在法律、行政法规无明确规定,但合同明显地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时,可以适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条款确认合同无效。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是指当事人在订约目的、订约内容都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根据《合同法解释》第4条的规定,确认合同无效应当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为依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房产交易中阴阳价格的履行问题

    房产交易中阴阳价格的履行问题,指出应根据情况按照阳合同或阴合同履行。同时明确了阴阳合同的法律效力,房产中介需承担法律责任。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可能无效,但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 在发包人和承包人条款方面陷阱

    发包人和承包人在合同条款中可能遇到的陷阱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承包人可能出现不具备相应资质和法人资格、义务不细化等问题,导致工程质量无法保证。发包人应核对承包人资格、详细填写委托书和承包人义务,协定公平的纠纷解决方式和地域管辖,并在合同上签字盖章,明确违

  • 无效合同期限追诉时效

    无效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其情形。无效合同引起的纠纷适用诉讼时效规定,追诉时效适用于刑事案件。合同无效纠纷的起诉时效为三年。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欺诈和胁迫、恶意串通、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以及格式条款和免责

  • 股东不同意更换法人,我该怎么办

    股东不同意更换法人时的应对策略。首先尝试与股东协商,研读公司章程和法律法规,了解法人代表更迭的规定和流程。若股东仍不同意,可通过法定程序如召开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做最终决定。同时,涉及股东不配合签字的问题,应协商寻求解决方案,尊重差异,必要时可通过股权转

  • 合同只有公章没有法人签字有效吗
  • 遗产官司怎么打
  • 公司法人签字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