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合同约定赔偿的情形
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的条款,或者在合同成立后达成了赔偿的协议。
1.2 约定赔偿的内容
约定赔偿是指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预先约定一方违约所需支付的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或金钱支付方式。
1.3 赔偿金额的确定
由于合同订立时损失的范围难以确定,因此只能在合同中约定赔偿的计算办法,而不宜约定固定的赔偿数额。
1.4 赔偿方式
约定赔偿可以以金钱货币形式确定,也可以以非金钱方式确定。
2.1 法定赔偿的情况
当事人一方违约造成对方损失时,按照法律规定的办法计算赔偿额进行赔偿。
2.2 法律的适用范围
法定赔偿不仅包括合同法的规定,还包括其他有关合同违约赔偿的法律法规。
2.3 赔偿条件和范围
法律规定了违约赔偿的条件、范围以及赔偿的计算办法等。
2.4 赔偿限额
在某些法律中,对于没有事先约定赔偿或违约金的情况下,规定了赔偿的限额,尤其是运输合同中对承运人的最高赔偿限额。
超过最高赔偿限额的违约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1.1 合同无效的前提
违约是指违反有效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所产生的责任后果。因此,只有在合同有效的情况下,才能存在违约。
1.2 合同无效的影响
若合同无效,则合同根本不存在,因此也谈不上违约责任。
2.1 返还原物或折价补偿
根据《合同法》第58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被撤消后,应返还或折价补偿根据该合同取得的财产。
2.2 赔偿损失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若双方都有过错,则应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2.3 无赔偿违约金
合同无效的情况下,不存在赔偿违约金的要求。
合同无效与合同诈骗罪的关系以及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合同无效并不会影响对合同诈骗罪的认定,合同诈骗罪具备特定的情形,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财物等。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包括返还财产、折价补偿和赔偿损失等。
如何起诉不履行合同的一方。当事人需向法院提交起诉状、证据清单、证据材料和身份信息。管辖法院可以是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履行合同义务。如一方违约,需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责任,损失赔偿额
合同失效的情形及法律规定。合同失效的情形包括附有解除条件的合同和附有期限的合同,这些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所规定。此外,合同要约失效的法定情形包括拒绝要约、要约人撤销要约、承诺期限届满未承诺以及受要约人对要约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最新法律规
合同纠纷的法律后果,包括财产返还、赔偿损失以及行政处罚等方面。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被裁定无效或被撤销时,双方当事人应返还财产并赔偿损失。若涉及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还可能面临追缴财产和行政处罚等后果。文章还提及了合同法中有关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的相关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