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招标投标法》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发生时,招标人应当依法重新招标:
如果资格预审合格的潜在投标人少于3个,招标人需要重新招标。
如果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提交投标文件的投标人少于3个,招标人需要重新招标。
如果所有投标都被废标处理或被否决,招标人需要重新招标。
如果评标委员会界定为不合格标或废标后,因有效投标不足3个使得投标明显缺乏竞争,评标委员会决定否决全部投标,招标人需要重新招标。
如果同意延长投标有效期的投标人少于3个,招标人需要重新招标。
设计变更只是增加了25%的工程量,并不属于重大变更。根据法律和招标文件的规定,必须按照投标单价进行总价调整。如果工程量清单中有适用的单价,应使用清单中的单价;如果没有适用的单价,但有相类似的单价,可以调整后使用;如果没有相类似的单价,施工单位可以提出一个单价,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并经建设单位批准后使用。由于工程量增加幅度较大,按照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应对单价进行调整。一般规定工程量增加10%,单价不予调整;超过10%的部分,单价下调10%。同时,还应说明增加的工程量可能需要计算措施费、管理费、规费、利润、税金等,这一般在招标文件中有说明。因此,此工程不需要重新招标。
我国《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方式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
公开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投标。公开招标又称竞争性招标,招标人通过在报刊、电子网络或其他媒体上刊登招标公告,吸引众多企业单位参与投标竞争,并从中选择中标单位。根据竞争程度,公开招标可分为国际竞争性招标和国内竞争性招标。
公开招标的法律要素包括: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投标,邀请投标对象为不特定的法人和其他组织。
邀请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投标邀请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投标。邀请招标也称有限竞争招标,招标人选择若干供应商或承包商,向其发出投标邀请,由被邀请的供应商、承包商进行投标竞争,并从中选定中标者。
邀请招标的特点包括:(1)邀请投标不使用公开的公告形式;(2)接受邀请的单位才是合格投标人;(3)投标人的数量有限。
邀请投标的法律要素包括: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投标,邀请投标对象为特定的法人和其他组织。
为保证以公开招标为主要方式,并防止和减少不正当交易和腐败现象,《招标投标法》第十一条对邀请招标进行了限制:“国家重点项目和地方重点项目不适宜公开招标的,经相关部门批准,可以进行邀请招标。”一般不适宜公开招标的项目包括:(1)技术要求复杂或具有专门性质,只能由少数单位完成的项目;(2)采购价格低,为提高效益和降低费用;(3)其他不适宜进行公开招标的原因。
补充:国际上常采用的招标方式还有第三种:议标。
议标,也称非竞争性招标或指定性招标,是业主邀请一家或最多两家承包商直接进行协商谈判的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合同谈判形式。这种方式适用于工程造价较低、工期紧迫、专业性强或军事保密工程。其优点是可以节省时间,容易达成协议,迅速展开工作。缺点是无法获得有竞争力的报价。
中国主要采用的招标方式是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方式,除非特殊情况,应尽量避免使用议标方式。
招标工作的组织方式有两种:业主自行组织和招标代理机构组织。如果业主具备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能力,可以自行办理招标事宜。如果业主不具备这些能力,可以选择招标代理机构,委托其办理招标事宜。招标代理机构是依法设立的社会中介组织,专门从事招标代理业务并提供相关服务。
合同私自修改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合同法,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因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的合同,特别是在受欺诈、胁迫等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同时,当事人需注意撤销权的消灭情形,无效或被撤销的合同自始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合同法》中标的物提存的原因和法律后果。债务人在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债权人下落不明、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下,可以选择将标的物提存。提存后,毁损或灭失风险由债权人承担,且提存期间产生的孽息也归
合同诈骗罪的相关内容。合同诈骗罪涉及签订虚假合同并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其构成要件和认定方法根据《刑法》第224条规定。诈骗数额认定应考虑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额,合同标的数额可作为量刑情节。文章还列举了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其他情形,如携带对方财产逃跑、挥霍、
我国合同法中关于撤销权的效力除斥期间、合同撤销的情形、撤销权的消灭以及行使撤销权的法律后果。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期限为一年,超过期限则权利消失。可撤销的合同包括因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及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撤销权的消灭情形包括超过行使期限或明确表示放弃。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