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效力待定合同 > 效力待定合同的类型有哪些?

效力待定合同的类型有哪些?

时间:2024-01-06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7225
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因合同存在瑕疵而不能产生法律效应的一种合同。效力待定合同有很多种类,那么效力待定合同具体有那些类型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效力待定合同包括哪些类型的相关内容。以供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是效力待定合同?

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合同成立以后,因存在不足以认定合同无效的瑕疵,致使合同不能产生法律效力,在一段合理的时间内合同效力暂不确定,由有追认权的当事人进行补正或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进行撤销,再视具体情况确定合同是否有效。

效力待定合同类型是什么?

我国《民法通则》关于效力待定合同未设一般规定,但依民法理论及合同法的规定,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有三种:

1、无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

2、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的民事行为。

3、无代理权人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行为。

效力待定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一)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而与相对人订立的合同,不是“效力待定”合同,而应区别相对人是否善意而认定为有效或无效合同。

(1)此类合同因善意取得制度的支持而有效,因不支持而无效。

(2)此类“效力待定”因无存在之依托而不存在。

(3)此类“效力待定”因无称谓对象而不存在。

(二)无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的名议订立的合同,不应为“效力待定”,而应根据相对人是否善意而决定合同有效、无效。

(1)表现代理制度确定了此种合同有效与否的标准。

(2)此类“效力待定”合同应确定地有效或无效。

(3)此类“效力待定”,也无存在的依托。

(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他人订立的非纯获利益的合同或非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同样不能认为是“效力待定”合同。其要么有效要么无效。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无民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效。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除非双方的行为都与各自的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外,其余的都应认定为无效合同或可撤消合同。

(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之间的合同应做区别。

效力待定合同包括无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的民事行为。如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线咨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待定

    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待定问题,介绍了相关法律规定及其背后的原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这类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有效性取决于权利人是否追认。文章详细阐述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权代理以及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等三种效力待定合同

  • 效力待定合同善意取得能否对抗第三人

    效力待定合同在善意取得情况下能否对抗第三人的问题。法律规定,相对人可催告法定代理人或代理人在一个月内追认合同效力。善意相对人在合同被追认前享有撤销权。同时,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包括转让人无权处分、受让人有民事行为能力、客体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受让人主观上

  • 效力待定合同的种类

    效力待定合同的种类,包括无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限制行为能力人缔结的合同以及无代理权人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对于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通常需要经过法定代理人的事先允许或事后承认才能生效。无代理权人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

  • 效力待定合同的定义和意义

    效力待定合同的定义和意义。这类合同成立后存在瑕疵,导致效力暂时无法确定,可经追认或撤销。合同法规定了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制度,包括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等。其意义在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交易安全,通过追认制度加速财产流转,平衡相对人利益,降低无效合

  • 什么是效力待定合同?
  • 效力待定合同的主要特性有哪些类型
  • 口头合同怎么追认法律效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