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主体要件不合格时——无权处分合同效力待定
时间:2023-12-28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笔者认为,无权处分合同应为效力待定合同。所谓效力待定是指合同的生效要件在一定时期内未能得以满足,而使合同生效与否处于待定状态。传统观点认为合同生效的主体要件为有完全的行为能力,然而他们忽视了合同法第九条中相应”二字。一般认为,相应”二字只针对无行为能力者与限制行为能力者而作的规定,而忽视了对完全行为能力者的要求。在我看来,合同的主体仅有一般的行为能力是不够的,还应有特殊的、与合同相对应的行为能力。表现在买卖合同中,当事人就应具有合同法第一百三十二条所规定的对标的物的处分权。这就是合同法第九条中所说的相应”的行为能力。从这一角度上看,无权处分合同的主体要件处于不确定状态,但我们不能认为它是处于不具备状态。因为这种行为能力随时都可能取得,它的取得相对于一般行为能力的取得要容易得多。无须像一般民事行为能力一样须经十几年的成长才能取得,故我们又不能将此种合同定为无效合同。当然,效力待定的状态不能一直持续,它需要有时间限制,因为这样将损害第三人的利益。对此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参考关于无权代理中一个月的催告期限,也将其定为一个月,在一个月内如出现一些情形,使合同效力得以补正,如权利人的追认、无权处分人取得权利等,则合同为生效合同。否则,一个月后,合同为无效合同。
效力待定合同的无效转化及其结果
一、效力待定合同转为无效的后果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一个效力待定的合同在一个月后转为无效,将产生一系列的结果。
二、合同另一方当事人的物权取得
对于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来说,并非一定不能取得物权。只要该当事人是善意的,并满足善意取得制度的要求,他仍然可以取得物权。
三、合同无效对另一方当事人的权利影响
虽然合同无效,另一方当事人无法依据合同要求无权处分人承担违约责任,但他仍然有权向无权处分人请求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尽管缔约过失责任一般小于违约责任,但对于合同另一方当事人的损失仍然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
四、保护合同另一方当事人权益的必要性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因为在特定情况下对合同另一方当事人的保护不够周全,而承认合同的有效性。否则,将给原权利人造成更大的不公平。因此,我们需要对合同另一方当事人的权益进行充分的保护。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什么情形下订立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
不同情形下订立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的问题。限制行为能力人、无权代理人、表见代理、法定代表人越权以及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均属于效力待定合同。合同被追认前,相对人可催告法定代理人或代理人进行追认,且善意相对人有撤销权。而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包括欺诈胁迫、
-
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
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的关系,分析了两者在我国的法律规定和互相制约的特点。《合同法》和《物权法》对此分别做出了规定,前者旨在保护静态安全,后者旨在保护动态安全和商品交易稳定性。善意取得制度保护了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和交易安全,而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待定状态需要
-
效力待定合同的概述
效力待定合同的概述及其性质。这类合同已成立但效力不确定,包括限制行为能力人、无权代理人和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其效力取决于第三人的追认或行为人取得处分权后的确认。这种合同制度符合权利人的意愿和利益,有利于权利人的利益实现和交易的进行。
-
办理房屋登记手续后出租房屋的法律处理方式
办理房屋登记手续后出租房屋的法律处理方式。指出不动产物权需依法登记才发生效力,房屋过户后原所有人无权再出租。租赁合同有效性取决于房屋所有人的追认或给予原所有人处分权。如合同无效,承租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
效力待定合同的种类
-
效力待定合同的定义和意义
-
车辆被亲属以黑车形式出售的法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