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效力待定合同 > 合同主体要件不合格时——无权处分合同效力待定

合同主体要件不合格时——无权处分合同效力待定

时间:2023-12-28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7258
笔者认为,无权处分合同应为效力待定合同。所谓效力待定是指合同的生效要件在一定时期内未能得以满足,而使合同生效与否处于待定状态。传统观点认为合同生效的主体要件为有完全的行为能力,然而他们忽视了合同法第九条中相应”二字。一般认为,相应”二字只针对无行为能力者与限制行为能力者而作的规定,而忽视了对完全行为能力者的要求。在我看来,合同的主体仅有一般的行为能力是不够的,还应有特殊的、与合同相对应的行为能力。表现在买卖合同中,当事人就应具有合同法第一百三十二条所规定的对标的物的处分权。这就是合同法第九条中所说的相应”的行为能力。从这一角度上看,无权处分合同的主体要件处于不确定状态,但我们不能认为它是处于不具备状态。因为这种行为能力随时都可能取得,它的取得相对于一般行为能力的取得要容易得多。无须像一般民事行为能力一样须经十几年的成长才能取得,故我们又不能将此种合同定为无效合同。当然,效力待定的状态不能一直持续,它需要有时间限制,因为这样将损害第三人的利益。对此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参考关于无权代理中一个月的催告期限,也将其定为一个月,在一个月内如出现一些情形,使合同效力得以补正,如权利人的追认、无权处分人取得权利等,则合同为生效合同。否则,一个月后,合同为无效合同。

效力待定合同的无效转化及其结果

一、效力待定合同转为无效的后果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一个效力待定的合同在一个月后转为无效,将产生一系列的结果。

二、合同另一方当事人的物权取得

对于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来说,并非一定不能取得物权。只要该当事人是善意的,并满足善意取得制度的要求,他仍然可以取得物权。

三、合同无效对另一方当事人的权利影响

虽然合同无效,另一方当事人无法依据合同要求无权处分人承担违约责任,但他仍然有权向无权处分人请求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尽管缔约过失责任一般小于违约责任,但对于合同另一方当事人的损失仍然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

四、保护合同另一方当事人权益的必要性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因为在特定情况下对合同另一方当事人的保护不够周全,而承认合同的有效性。否则,将给原权利人造成更大的不公平。因此,我们需要对合同另一方当事人的权益进行充分的保护。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土地转让合同效力的认定方法是什么

    转让方未取得土地使用证书,实质是尚未完全取得转让土地的权属,因此,通常应视为无权处分。但是合同签订后,有权批准核发土地证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转让方核发了土地使用证或者批准了转让行为的,该项办证或者批准行为应当视为对转让方无权处分的追认,因此,此时合同

  • 无权处分的抵押合同的效力

    在权利人未追认或无处分权人订立合同后未取得处分权之前,该处分合同效力属效力待定状态。无权处分合同系指对特定标的物没有处分权的当事人所订立的,以引起标的物物权变动为目的的债权合同。只要符合合同法规定的生效要件,该合同就应为确定的有效,至于权利人是否追认

  • 对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的探讨

    《合同法》第51条并非关于无权处分行为效力的一般性规定,而是无权处分行为系无效行为的例外。在我国民事立法上,无权处分行为一般应归于无效。无权处分行为应认定为生效行为,唯此方能周到保护多方之利益,并维护交易秩序,培育交易信用。此时权利人可承认出卖人无权处

  • 什么情况下才认定为效力待定合同

    效力待定合同并不是绝对的说是无效或者有效。因为效力待定合同是需要权利人追认的,如果权利人追认了,则效力待定合同就是有效的;如果不追认或者拒绝追认,则效力待定合同就是无效的。如下情形之一,认定为效力待定合同:。依新合同法的规定,无权处分行为是否发生效力

  • 无权处分未经追认是无效合同吗
  • 无处分权合同的生效条件是什么
  • 未经房东允许转让合同生效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