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承包合同纠纷 > 传统的分专业分阶段平行承包模式存在哪些问题

传统的分专业分阶段平行承包模式存在哪些问题

时间:2024-12-03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7273
传统的分专业分阶段平行承包模式存在问题

分专业分阶段平行承包模式的缺点

1. 责任盲区的存在

在分专业分阶段平行承包模式中,业主需要负责各承包商和设计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并承担由此造成的问题的责任。由于各阶段的人为割裂,整个项目的责任体系中存在责任的“盲区”。例如,由于设计图纸的拖延或错误导致土建工程施工的拖延或返工,进而导致安装工程施工的拖延或返工。土建承包商和安装承包商并没有与设计单位签订合同,因此他们向业主索赔,而业主却无法向设计单位索赔,因为设计单位的赔偿能力和责任有限。在这个过程中,业主没有犯错,却不得不承担损失责任。因此,这种承包模式常常导致工程合同争议和索赔增多,工期拖延的情况屡见不鲜。据统计,工程中72%的索赔原因是由设计变更引起的。

2. 缺少一个对工程整体功能目标负责的承包商

由于业主面对的设计、施工、供应单位众多,工程责任分散,各专业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单位的目标不一致,他们常常推卸界面上的工作和责任。因此,缺少一个对工程整体功能目标负责的承包商。在这种承包模式下,项目的设计和计划必须周全、准确、细致,各承包商的工程范围和责任界限需要严格界定。业主需要进行大量的管理工作,进行多次招标,并制定精细的计划和控制。由于只有业主拥有最终决策权和协调责任,因此在工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最终都要集中到业主处解决,业主需要进行协调工作。然而,作为项目的投资人或所有者,业主常常对工程不够了解,缺乏工程建设所需的整体协调管理能力。这是分专业分阶段平行承包模式长期存在的矛盾,也是影响我国建设投资效率、工程建设和运营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3. 对管理效率的影响

在分专业分阶段平行承包模式下,各专业设计、设备供应、专业工程施工单位之间存在各种制约关系,导致项目效率降低。在各个单位之间和各阶段的界面上,需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需要进行大量的管理工作。例如,为了明确各自责任,必须进行各种检查、工作交接手续和信息传递过程。这会导致管理费用增加和时间消耗,最终导致工程项目管理效率低下和总工期延长。

4. 对业主项目总目标的损害

在大型工程项目中采用分专业分阶段平行承包模式,业主将面对众多承包商(包括设计单位、供应单位、施工单位),管理跨度太大,容易造成项目协调困难,导致工程中的混乱和项目失控,同时也更容易产生腐败现象。在工程建设期间,业主忙于处理工程管理的细节问题,无法集中精力把握战略和市场,从而损害了业主的项目总目标。

5. 损害社会效益

在分专业分阶段平行承包模式下,业主将工程分标细化,导致工程招标次数增多,投标单位增多。这会造成大量管理工作的浪费和无效投标,从而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另外,由于分标细化,合同工程量小且难度降低,对投标人的资质要求也会相应降低,从而损害了建筑业科技的进步和生产的集约化。综上所述,分专业分阶段平行承包模式是导致我国工程建设总投资增加和工期延长的关键原因之一,该承包模式损害了业主项目总目标的实现,也损害了建筑业的发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果农因“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反成被告

    果农袁某因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反被诉的情况。袁某在承包了葛石村八组的土地后,经过辛勤耕耘果园初具规模,却因合同到期后组方要求收回土地引发冲突。村民砍毁袁某果园千余棵树,案件经过媒体报道后,警方立案侦查。但出人意料的是,葛石村八组以合同纠纷为由将袁某告上法

  • 侵权纠纷的仲裁解决

    侵权纠纷是否可以通过仲裁解决,以及可以通过仲裁解决的纠纷类型。包括经济合同纠纷、房地产合同纠纷、技术合同纠纷等均可通过仲裁解决。最新资讯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因侵害民事权益产生的民事关系的调整,侵权纠纷的解决将受到新的法律规范。

  • 处理专利侵权产品的专业法律指导

    本文讨论了建设工程合同中一种常见的运作模式,即由联建单位中的一家出面订立合同,负责工程建设的日常事务,其余各方或是提供土地、资金,或是负责项目立项,一般不与承包方直接发生关系。在这种模式下,当发包方和承包方发生合同纠纷时,对于责任主体的确定存在争议。

  • 传统的分专业分阶段平行承包模式存在哪些问题

    分专业分阶段平行承包,即业主将设计、设备供应、土建、电器安装、机械安装、装饰等工程施工分别委托给不同的承包商。各承包商分别与业主签订合同,向业主负责,他们之间没有合同关系。这种模式在上个世纪是工程承包模式的主体,在我国特别流行。它适应工程施工的专业化和设

  • 怎样做好国际工程的施工索赔呢?
  • 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风险应当如何防范
  • 项目的施工发包模式归纳后主要有哪几种形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