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利用 > 土地使用权 > 土地补偿费被侵吞,农民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土地补偿费被侵吞,农民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时间:2024-06-07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856
对农村集体的土地进行征收时,农民是可以获得征地补偿费用的,而因征地补偿费用产生的征地纠纷是非常多的,侵吞补偿费是纠纷产生的原因之一,那么土地补偿费被侵吞后农民应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土地补偿费被侵吞,农民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依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民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如果土地征收补偿费被非法侵占,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向检察机关报案。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公布征收土地的补偿费用的收支状况,并接受成员的监督。同时,侵占、挪用被征收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是被禁止的。根据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如果侵占、挪用被征收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尚不构成犯罪,将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土地征收的审批和供地程序是怎么样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行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对于征收农村集体土地,需要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办理:1. 市或县政府根据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制定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和征用土地方案,然后逐级上报到省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征用基本农田、35公顷以上耕地和70公顷以上其他土地的,需要报国务院批准)。2. 经批准后,各省根据土地管理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加细化的规定。例如,《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规定,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和原有建设用地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在五公顷以上的,仍需报省政府批准;一公顷以上、五公顷以下的,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批准;一公顷以下的,在县行政区域内由县人民政府批准;在市辖区行政区域内,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批准。土地征收审批的时间可能会在几个月到一年以上。3. 在征收土地方案批准后,依法实行“两公告、一登记”制度:市、县政府先发布征收土地方案公告,然后被征收土地的所有人和使用人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随后,土地管理部门会再次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征求被征收人的意见。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经市、县政府批准后,由土地管理部门组织实施。4. 完成上述土地征收审批手续后,建设单位持有相关文件,提出用地申请。市或县土地管理部门会制定供地方案,报批准权人民政府批准,并由市、县人民政府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如果是出让土地,还需要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如果是划拨土地,还需要核发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和审批程序在加强土地管理、保护耕地、维护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利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建设项目的供地进程。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分割原则

    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分割原则,强调严格保护离婚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家庭成员均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分割时需考虑土地的实际情况,以有利于生产、方便经营和管理为原则,同时保护承包土地的整体功能,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效益。

  • 如何办理土地使用证申请

    办理土地使用证申请的相关流程和注意事项。申请时需确保数据编号与土地登记表一致,国有土地使用证由国家土地管理局统一监制,包括土地使用者名称、用途等详细内容。办理需提供房改房、商品房等相关资料。国有土地使用证对房地产物权完整性、转让中的法律效力和房地产价

  • 农村土地确权和宅基地纠纷调解的法律原则和程序

    农村土地确权和宅基地纠纷调解的法律原则和程序。遵循先行政后司法的原则,未经政府调解的法院不予受理;在纠纷解决前,土地要保持现状;重视双方协议,但小产权房不受法律保护;考虑双方意见协调现有政策和过去政策冲突时的情况;土地纠纷处理需秉持法律为基础、兼顾各

  •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产生及取得方式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产生和取得方式,包括在国家所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上设立的情况。国家所有土地上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可通过土地出让、划拨、征收和承包等方式取得,而集体所有土地上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则可通过村民委员会批准、村民大会决议和村民个人自愿等方式取得。

  • 我国土地管理实施垂直管理
  • 衡水土地使用税税率的计算方法
  • 土地使用权变更的范围
土地利用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