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在银行或地产界称为按揭,是指提供私人资产(不论是否为不动产)作为债务担保的动作,多发生于购买房地产时银行借出的抵押贷款或在典当商折现非不动产的物品。
法律咨询:甲企业向乙银行申请贷款,由甲企业当时的大股东丙以个人房产抵押,并办理相关登记手续,以后,在贷款期限内甲企业被其原股东丙等转让给股东丁等,现在房屋登记机关以丙提供的抵押房产在办理产权证时,提供虚假材料为由撤销了抵押房产的证书。问:
(1)此种情形下,抵押担保合同的效力如何?
(2)乙银行怎样保障其权利?
(3)甲企业的现任股东丁等如何寻求法律保护?
律师解答:
(1)登记机关虽以丙提供虚假材料为由撤销了抵押登记,并不意味着合同其他内容无效。特别是丙作为抵押人,又作为过错方,即使在追究过错责任时,丙也难以摆脱其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故而担保合同有效,抵押权因丙的过错而未成立,抵押权人仍有权向丙追究过错责任。
(2)乙银行可依法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企业承担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的责任,并要求丁承担连带责任,要求丙在其抵押范围内承担过错赔偿责任。当然,如果能协商由丙置换一个有效抵押,也同样能有效地解决争议问题。
(3)甲企业在整体转让之前形成的债务,应当由该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按出资比例承担。整体转让甲企业时,如已经考虑了该债务因素,则甲企业所有债权债务最终均由丁承担。如果未考虑甲企业已形成的债务,包括或然性债务,则丁有权向其他股东进行追索。
相关法律知识:
抵押是借款合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存在抵押品时,银行的放款的安全性将提高,但同时借款者的成本也会增加,正因为这样,借款者愿意向银行支付的利息也会较低,对银行来说其收益未必增加。
抵押当出现违约时,赋予贷款人依法没收特定的企业资产的权利,被广泛用来减少与借贷相关的激励问题(即在拖欠发生时使放款者可以获得特定资产).。抵押物,指提供担保的财产。抵押合同,指受益的债权人与抵押人之间所订立的,确认相互之间抵押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书面协议。
抵押也可用于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中的信用风险管理,通常的抵押条款都要明确在特定账户内必须维持的最低金额。实际上,期货市场的保证金要求就类似抵押,柜台交易的衍生工具经常使用现金或高流动性、低风险证券作为抵押。
一般来说,欠更大金额方要求提供抵押品。如果和约对A为正值、对B为负值,而B欠A更多,则B要提供一定抵押。随着市值变化,需要维持的抵押金额随市值上升而上升、随市值下降而下降。在某一时点,如果市值由正变负,要求提供抵押的一方会发生变化,这会解除原来提供抵押一方的抵押要求。
抵押金额的确定可以基于和约市值水平,也可以基于信用评级,市值或信用评级变化使所需抵押发生变化。
债务合同无效时担保合同的效力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则担保合同无效。但存在争议的是,如果担保合同中明确约定了“独立担保条款”,即担保合同的效力独立于被担保的借款合同,是否有效需进一步研究和解释。初步结论认为需考
定金担保合同的签订流程和细则。合同涉及甲乙双方的基本信息、预订房屋的具体信息、房屋价格及支付方式、定金的支付与用途、预订期限及签订正式合同的约定、广告和售楼书的作为合同附件的事项、拒绝签订合同的定金返还规定,以及甲方应返还定金的情况。合同旨在保障双方
主合同撤销后担保合同的处理方式。担保合同是保障债权人实现债权的协议,作为主合同的从合同具有相对独立性。担保合同包括保证合同、抵押合同和质押合同。当主合同无效时,担保合同也无效,但可根据特殊约定进行例外处理。担保合同应明确被担保的主债权种类、数额等事项
股权质押期限届满后的效力问题,指出需要根据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同时,房屋抵押贷款通常需要抵押房产证,而欠债人即使没钱还,起诉仍有一定意义,可以明确债务关系并获得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