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印章是当事人意思表示的一种方式,通常企业法人可以使用企业公章或合同章,而自然人可以使用名章。然而,对于涉及财务等特定领域的合同,是否需要使用其他专用章以客观体现签约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可能会引发争议。
根据《合同法》第35条的规定,当事人以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时,合同的成立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签字或盖章。当事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自然人订立合同通常需要本人签字或盖上姓名章;而法人或其他组织订立合同通常需要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名或盖上单位的公章。
合同公章和法人章的重叠问题,涉及合同生效条件和当事人的行为对合同效力的影响。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在依法成立时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可以约定合同的效力附条件。当事人不正当行为可能影响合同效力,需遵守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国际贸易销售合同范本的撰写,包括合同对象、价格、品质、供货期等条款。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进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国家风险、汇率风险和信用风险,以及这些风险产生的原因。通过了解和管理这些风险,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挑战,确保贸易的顺利进行。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490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在合同书上签名、盖章或按指印时,合同即成立。在签名、盖章或按指印之前,一方已履行主要义务并被对方接受,该合同也成立。根据第502条第1款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除非法律或当事人另有规
合同上只盖发票章是无效的,除非有法人代表的签字。财务章主要用于财务结算,发票专用章是指购买和开具发票时必须加盖的章,公章代表公司,用于下发内部文件和报表等。合同章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