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合同诉讼 > 企业名称商号合同纠纷

企业名称商号合同纠纷

时间:2020-05-25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0380

(1)企业名称(商号)转让合同纠纷

(2)企业名称(商号)使用合同纠纷

【释义】

企业名称(商号)合同纠纷是指当事人之间就企业名称(商号)的转让、使用等所订立的合同而发生的纠纷。

企业名称(商号)转让合同纠纷是指当事人之间就企业名称(商号)的转让所订立的合同而发生的纠纷。

企业名称(商号)使用合同纠纷是指当事人之间就企业名称(商号)的使用所订立的合同而发生的纠纷。

【管辖】

企业名称(商号)合同纠纷本质上属于合同纠纷,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条的原则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实践中,当事人往往对管辖问题做出约定,人民法院经审查合法有效的,不违反关于知识产权案件专属管辖和级别管辖规定的,可以按照约定确定管辖法院。

【法律适用】

处理该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民法通则》第99条第2款,《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23条,《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第35条以及《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3条第1款的规定。

【确定该案由应当注意的问题】

企.业名称(商号)作为商业标识,是国际公认的一类知识产权。《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8条规定:“厂商名称应在本联盟一切成员国内受到保护,无须申请或注册,也不论其是否为商标的组成部分。”该公约第6条和第14条之2分别是关于商标和不正当竞争的规定。可见,该公约是将厂商名称(即企业名称或商号)与商标和不.正当竞争作为平行的知识产权来对待的。

企业名称(包括其中的商号)也是我国法律确认的一类知识产权。根据经国务院批准发布的<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的规定,境内企业的企业名称经核准登记注册后方可使用,在规定的范围内享有专用权。2004年6月1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10号修订的《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也规定,境内企业自成立之日起享有名称权;外国(地区)企业名称,依据我国参加的国际公约、协定、条约等有关规定予以保护。也就是说,境内企业需要经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而取得企业名称权,而境外企业则要根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规定在我国获得企业名称的保护。

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7条的规定,企业名称应当由以下部分依次组成:字号(或者商号)、行业或者经营特点、组织形式。其中字号(或者商号)是企业名称的核心部分,也是真正需要受到法律保护的部分。因此,人们在习惯上提到企业名称的保护时就是指对商号的保护,但要注意,商号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企业名称。

我国对于企业名称(商号)的保护,《民法通则》第99条第2款、《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第(3)项以及《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等均有所规定。根据《民法通则》第99条第2款的规定,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有权使用、依法转让自己的名称。《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23条也进一步明确,企业名称可以随企业或者企业的一部分一并转让。对于因企业名称的转让等合同发生的纠纷,应当确定为本条《规定》的企业名称(商号)合同纠纷。目前法律上已经明确企业名称可以依法转让,而对于企业名称能否许可他人使用,并无十分明确的法律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对企业名称许可使用有关问题的答复》(工商企字第33号)认为,鉴于《民法通则》将企业名称权列在人身权范畴,企业不得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企业名称,更不得许可他人使用第三方的企业名称或未经核准登记的企业名称。然而,实际上,《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中规定的可以许可使用的作为企业经营资源的企业标志,至少可以说已经包括商号在内。企业名称(商号)使用合同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而且为数不少,不论这种合同的有效性应当如何认定,毕竟是一类现实存在的合同,而且不排除法律在未来对此类合同的效力做出进一步的明确界定,对因此发生的纠纷在案由上应当有所反映。因此,《规定》在本案由下除了列举企业名称(商号)转让合同纠纷以外,也把企业名称(商号)使用合同纠纷列举为一项第四级案由。鉴于现有的立法状况,《规定》在此没有采用“企业名称(商号)许可使用合同”的概念,对于凡是因企业名称(商号)的使用行为而发生的合同争议,均可考虑确定为企业名称(商号)使用合同纠纷。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涉外股权确权纠纷的性质属确认之诉

    涉外股权确权纠纷的性质及法律适用问题。确认之诉在股权确权纠纷中适用,而合营或合资企业合同的规定只适用于特定范围,不能直接用于股权确权纠纷。管辖权和冲突规范的适用范围限于合同当事人之间,但涉外股权确权纠纷涉及多方当事人和多种类型的企业股权,法律适用问题

  • 公司倒闭后合同的有效性问题

    公司倒闭后合同的有效性问题。管理人有权决定解除或继续履行倒闭前未履行完毕的合同,并通知对方当事人。在管理人决定继续履行合同的情况下,对方有要求管理人提供担保的权利。破产企业在破产程序终结前非经清算组允许签订的合同无效。

  • 当事人

    中国(深圳)对外贸易中心有限公司与**企业有限公司之间的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原告委托被告承运磨砂灯泡到沙特阿拉伯,并签订了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货物装船后,被告签发了提单,原告凭提单委托银行进行托收。货物到达目的港后,被告在无正本提单的情况下,凭银行担

  • 委托合同终止的法定条件

    委托合同终止的法定条件,包括当事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和企业破产等情况。其中,死亡包括自然人的真实死亡和宣告死亡以及法人的终止。同时,双方可以通过约定来排除或限制规定的效力。

  • 确认免责条款的效力
  • 加工承揽合同履行地如何确定
  • 劳动争议诉讼时效怎么计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