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见代理与法定代表人的越权行为的比较
时间:2023-09-16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我国公司法规定,企业是属于法人组织,法人以其独立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而行使法人职权的人是企业的法人代表,企业法人代表有权代表企业参与民事活动,那么表见代理与法定代表人的越权行为的比较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表见代理与法定代表人的越权行为的比较
代表行为与代理行为的性质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法定代表人以法人的名义实施民事行为属于代表行为,而不是代理行为。而法人的其他工作人员受法人委托,以法人的名义实施的行为则属于代理行为。这两种行为性质不同。
法定代表人的行为后果由法人承担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负责人代表法人或其他组织行使职权时,其行为后果由法人或其他组织承担。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及其他负责人在以法人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时,不需要获得法人的特别授权。根据法人章程,他们完全有资格代表法人实施民事行为,其行为后果应由法人承担。第三人在与其签订合同时,只需审查和确认其作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身份,而无需怀疑其权限是否受到限制或未得到法人的授权。根据合同法第五十条的规定,除非相对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代表行为超越权限,否则该代表行为有效。因此,代表行为不适用无权代理的规定。
法定代表人的定义
法定代表人指依法律或法人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在我国,法人的正职行政负责人一般被认定为其唯一法定代表人。例如,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可以是董事长、执行董事或经理(《公司法》第13条),证券交易所的法定代表人可以是总经理(《证券法》第107条),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可以是厂长或经理。
法定代表人的权利
1、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章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履行义务,代表企业法人参加民事活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全面负责,并接受本企业全体成员和有关机关的监督。2、企业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他人代行职责。但必须有书面委托。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由法定代表人行使的职责,不得委托他人代行。3、企业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得同时兼任另一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特殊情况下兼任的,只能在有隶属关系或联营、投资入股的企业兼任,并由企业主管部门或登记主管机关从严审核。4、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代表企业行使职权的签字人。5、法定代表人的签字应向登记主管机关备案。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文件是代表企业法人的法律文书。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保全制度的重要意义
合同保全制度在现代民法中的重要意义。该制度旨在保护债权人权益,防止债务人财产不当减少导致的债权无法实现。合同保全制度包括债权人代位权和撤销权,突破了合同相对性原则,具有外部影响。该制度与合同责任制度和特别担保制度相互配合,共同保障合同债权的实现,体现
-
委托行为及其法律要求
委托行为的法律要求。委托人需提供身份证明材料,包括身份证、户口本等文件;还需提供委托授权书,明确委托事项、权限和期限等。此外,根据委托事项的不同,还需提供特定材料。这些文件和证明的准备是确保委托行为合法有效的必要步骤。
-
如何防范表见代理的风险
如何防范表见代理的风险。表见代理纠纷对被代理人和相对人都有风险。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不强是导致表见代理的主要原因。提高管理者法律意识,树立依法经营理念是防范关键。表见代理的法律效力在于相对人尽到注意义务后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被代理人可向代理人追
-
如何预防表见代理的发生
表见代理制度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相关问题。表见代理是一种特殊的无权代理,因被代理人过失或与被代理人存在特殊关系而产生。文章指出了公司在预防表见代理方面的关键措施,包括提高经营管理者的法制观念、员工法律素质和管理水平。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表见代理的特征
-
签订委托合同的注意事项
-
合同保全的种类
-
表见代理与法定代表人的越权行为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