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见代理与法定代表人的越权行为的比较
时间:2023-09-16 浏览:3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我国公司法规定,企业是属于法人组织,法人以其独立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而行使法人职权的人是企业的法人代表,企业法人代表有权代表企业参与民事活动,那么表见代理与法定代表人的越权行为的比较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表见代理与法定代表人的越权行为的比较
代表行为与代理行为的性质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法定代表人以法人的名义实施民事行为属于代表行为,而不是代理行为。而法人的其他工作人员受法人委托,以法人的名义实施的行为则属于代理行为。这两种行为性质不同。
法定代表人的行为后果由法人承担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负责人代表法人或其他组织行使职权时,其行为后果由法人或其他组织承担。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及其他负责人在以法人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时,不需要获得法人的特别授权。根据法人章程,他们完全有资格代表法人实施民事行为,其行为后果应由法人承担。第三人在与其签订合同时,只需审查和确认其作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身份,而无需怀疑其权限是否受到限制或未得到法人的授权。根据合同法第五十条的规定,除非相对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代表行为超越权限,否则该代表行为有效。因此,代表行为不适用无权代理的规定。
法定代表人的定义
法定代表人指依法律或法人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在我国,法人的正职行政负责人一般被认定为其唯一法定代表人。例如,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可以是董事长、执行董事或经理(《公司法》第13条),证券交易所的法定代表人可以是总经理(《证券法》第107条),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可以是厂长或经理。
法定代表人的权利
1、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章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履行义务,代表企业法人参加民事活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全面负责,并接受本企业全体成员和有关机关的监督。2、企业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他人代行职责。但必须有书面委托。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由法定代表人行使的职责,不得委托他人代行。3、企业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得同时兼任另一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特殊情况下兼任的,只能在有隶属关系或联营、投资入股的企业兼任,并由企业主管部门或登记主管机关从严审核。4、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代表企业行使职权的签字人。5、法定代表人的签字应向登记主管机关备案。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文件是代表企业法人的法律文书。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律师风险代理费的最高标准
律师风险代理费的最高标准,根据《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不得高于收费合同约定标的额的30%。同时阐述了诉讼代理人与辩护人的区别,包括产生根据、诉讼地位、任务、适用范围、权利内容和权限范围等方面。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需签订风险代理收费合同,明确双方风险责
-
承租方经营困难能否解除合同?
承租方面临经营困难时能否解除合同的问题。在租赁合同中,双方未明确约定承租方单方解除合同的条款,因此当承租方面临经营困难时引发争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济困难并不构成不可抗力,因此不符合解除合同的条件。承租方擅自腾房并退租属于违约行为,守约方享有解除合
-
代理协议
甲方与乙方关于代理资格的协议内容,包括代理资格的要求、代理范围和期限、双方的责任和权利、代理价格和销售指标,以及订货、付款和货运等相关事项。协议要求乙方必须具备法人资格、固定营业场所和付款能力,并遵守甲方的代理销售策略和协议规定。乙方成为甲方专属代理
-
合同生效要件批准手续的必要性
合同生效的特殊要件,包括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批准或登记手续、当事人约定的条件或期限,以及实践性合同的标的物交付等。某些合同需要满足特定条件才能生效,而批准手续在某些合同中是必要的,但在其他合同中则不是必须的。文章明确了不同情形下合同生效要件的区分。
-
房屋出租代理合同
-
刑事被害人的分类
-
表见代理与法定代表人的越权行为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