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品责任的概念,目前国内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产品责任包括产品质量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另一种观点认为产品责任仅指产品存在缺陷而导致的民事赔偿责任。第一种观点混淆了产品缺陷和产品质量不合格的概念,而第二种观点更符合国际产品责任立法的概念。
我认为,产品责任指的是因产品存在缺陷而导致他人人身和财产损害的情况下,生产者、销售者、供应者、进口商等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产品责任体现了平等的商品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因侵权而产生的损害和赔偿的民事关系。无论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只要不是因为使用不当而造成他人人身和财产损害,受害人均有权要求经营者赔偿。产品质量责任是一种综合责任,既涉及行政、民事、刑事责任,解决的是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而产生的法律义务。然而,产品质量责任并不能解决产品符合质量标准但造成他人损害的责任承担问题,以及在没有质量标准的情况下,产品产生的侵权赔偿责任。
根据国内外产品责任立法情况来看,“产品缺陷”指的是产品存在不合理的不安全性;而“产品质量不合格”指的是产品不符合法定、约定或行业规定的标准。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并非都是缺陷产品,而缺陷产品也可能是质量合格的产品。国际上通常采用的产品责任概念能够解决无论产品质量是否合格,只要产品存在缺陷导致他人人身和财产损害的责任承担问题,有利于对受害人的保护。
我国司法界对产品责任的概念理解还不够明确。因此,有必要在理论上明确产品责任的概念及构成。
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第29条的规定,如果产品存在缺陷并且导致人身伤害或其他财产损失,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然而,生产者可以免除赔偿责任的条件是:产品未投入流通、产品投入流通时缺陷尚不存在、产品投入流通时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生产者对免责条件负有举证责任。
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生产者对产品缺陷造成的损害承担严格责任。即使生产者不存在主观过错,只要产品存在缺陷导致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生产者仍应承担赔偿责任。这种严格责任的归责原则与国际发达国家的产品责任立法相一致。
生产者对产品缺陷造成的侵权赔偿承担严格责任,但是生产者可以免除赔偿责任的条件是:产品未投入流通、产品投入流通时缺陷尚不存在、产品投入流通时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生产者对免责条件负有举证责任,只有提供确凿、充分的证据,才能免除赔偿责任。
产品责任险的投保人范围,包括生产商、出口商、进口商、零售商及修理商等所有可能对产品事故损失负有责任的人或团体,都可以投保产品责任险。同时讨论了被保险人范围及相关法律责任,包括制造商承担最大风险以及不得担任保险公司高管的相关法律规定。
诉讼财产保全责任险的保险责任及其相关问题。该保险指在民事诉讼中,申请人申请财产保全前支付保费,若因保全错误导致被申请人损失,保险人将承担判决认定的损失赔偿责任。保险标的为保全错误情况下的赔偿责任,不包括其他纠纷导致的责任或损失与保全错误无因果关系的情
产品责任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的相关问题。生产者作为主要的权利主体,对于因产品缺陷导致的用户或消费者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承担严格责任。销售者则是生产者以外的产品经销商,在特定情况下也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受害人可以根据《产品质量法》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赔偿,
《产品质量法》关于产品责任的若干规定。其中,第二十八条详述了销售者对于产品不符合标准或未说明性能等情况的责任;第二十九条至第三十一条阐述了生产者对存在缺陷产品的赔偿责任;第三十二条则规定了因产品缺陷导致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赔偿细则。最后,第三十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