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责任的人身损害赔偿涉及三个方面。当产品存在缺陷导致受害人身体受伤时,生产者或销售者应承担医疗费、护理费和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的赔偿责任。如果产品缺陷导致受害人残疾,生产者或销售者除了承担前述赔偿责任外,还应支付残疾者的生活自助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以及抚养残疾者所需的生活费等费用。如果产品缺陷导致受害人死亡,生产者还应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死者生前抚养人所需的生活费等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关于产品责任中因产品缺陷导致受害人残疾或死亡的赔偿责任,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的形式已有明确规定,但对于因产品缺陷导致的人身伤害中是否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并未明确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的规定,自然人因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受理。因此,因产品缺陷导致人身伤害的受害人可以在诉讼中同时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如果符合精神抚慰金的赔偿条件,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当产品存在缺陷导致受害人财产损失时,侵权人应恢复原状或折价赔偿。如果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侵权人也应赔偿这些损失。在产品责任中,财产损害赔偿责任与一般侵权行为并无区别,因此可以适用一般侵权行为的财产损害赔偿规则。
在产品责任人身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中,我国的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损害赔偿范围的规定基本一致,但与民法通则规定的赔偿范围存在一些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特别法与普通法的关系原理进行处理。在具体赔偿费用的计算和证明上,人民法院可以适用民法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此外,对于一些在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未明确规定的赔偿费用,例如经医院批准专事护理的人的误工补助费、转院治疗的交通费用和住宿费等,只要受害人能提供证据证明费用的发生,并且这些费用的发生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那么受害人请求赔偿这些费用的主张应得到支持。
本规定旨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明确销售者、修理者、生产者在部分商品的修理、更换、退货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相关规定,制定了本规定。本规定的法律依据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中的有关规定。本规定
第十六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产品因质量不合格导致严重毁损或灭失,不能修理、更换或退货的,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可要求赔偿损失。另外,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应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侵权责任和产品责任是不能同时主张的,如果产品缺陷造成消费者利益损失的,按产品侵权承担侵权责任。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产品质量损害赔偿关系的义务主体主要指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实际损失是指
违反产品质量义务的法律责任即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储运者、销售者以及对产品质量负有直接责任的人违反产品质量义务应承担的法律后果。违反产品质量义务的民事责任也称产品质量民事责任,包括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两个方面的内容。依《产品质量法》的规定,消费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