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责任的人身损害赔偿涉及三个方面。当产品存在缺陷导致受害人身体受伤时,生产者或销售者应承担医疗费、护理费和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的赔偿责任。如果产品缺陷导致受害人残疾,生产者或销售者除了承担前述赔偿责任外,还应支付残疾者的生活自助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以及抚养残疾者所需的生活费等费用。如果产品缺陷导致受害人死亡,生产者还应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死者生前抚养人所需的生活费等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关于产品责任中因产品缺陷导致受害人残疾或死亡的赔偿责任,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的形式已有明确规定,但对于因产品缺陷导致的人身伤害中是否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并未明确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的规定,自然人因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受理。因此,因产品缺陷导致人身伤害的受害人可以在诉讼中同时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如果符合精神抚慰金的赔偿条件,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当产品存在缺陷导致受害人财产损失时,侵权人应恢复原状或折价赔偿。如果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侵权人也应赔偿这些损失。在产品责任中,财产损害赔偿责任与一般侵权行为并无区别,因此可以适用一般侵权行为的财产损害赔偿规则。
在产品责任人身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中,我国的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损害赔偿范围的规定基本一致,但与民法通则规定的赔偿范围存在一些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特别法与普通法的关系原理进行处理。在具体赔偿费用的计算和证明上,人民法院可以适用民法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此外,对于一些在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未明确规定的赔偿费用,例如经医院批准专事护理的人的误工补助费、转院治疗的交通费用和住宿费等,只要受害人能提供证据证明费用的发生,并且这些费用的发生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那么受害人请求赔偿这些费用的主张应得到支持。
产品责任险的投保人范围,包括生产商、出口商、进口商、零售商及修理商等所有可能对产品事故损失负有责任的人或团体,都可以投保产品责任险。同时讨论了被保险人范围及相关法律责任,包括制造商承担最大风险以及不得担任保险公司高管的相关法律规定。
违反产品质量义务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同时,以违反默示担保、明示担保和产品质量缺陷作为承担产品责任的依据。具体探讨了违约责任的构成条件和承担方式,包括瑕疵担保责任和对用户、消费者的赔偿责任。
诉讼财产保全责任险的保险责任及其相关问题。该保险指在民事诉讼中,申请人申请财产保全前支付保费,若因保全错误导致被申请人损失,保险人将承担判决认定的损失赔偿责任。保险标的为保全错误情况下的赔偿责任,不包括其他纠纷导致的责任或损失与保全错误无因果关系的情
产品责任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的相关问题。生产者作为主要的权利主体,对于因产品缺陷导致的用户或消费者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承担严格责任。销售者则是生产者以外的产品经销商,在特定情况下也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受害人可以根据《产品质量法》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