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被执行人迟延履行的情况,迟延履行金的计算起点是在执行名义指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次日开始计算。
迟延履行金的计算标准根据迟延履行行为所指向的对象进行区分,分为金钱给付义务的迟延履行和其他义务的迟延履行两类。
对于金钱给付义务的迟延履行,迟延履行金的计算是按照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双倍计算。根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94条的规定,金钱给付的数额标准具有确定性,因此计算相对简单。该条规定还明确了迟延履行金应按照银行同期贷款最高利率计算债务利息,并增加一倍。
根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95条的规定,对于迟延履行非金钱给付义务的情况,如果已经造成损失,申请执行人可以获得双倍补偿。如果没有造成损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案情决定迟延履行金的数额。根据这一司法解释,被执行人无论是否造成损失,都应承担迟延履行金。
综上所述,迟延履行金相关法条的立法本意是为了应对执行实践中被申请执行人拖延履行金钱或其他义务的情况,旨在迫使被执行人尽快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同时保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中国法律中的瑕疵履行概念,介绍了其与不能履行、迟延履行和拒绝履行的区别,重点分析了加害给付与瑕疵履行的不同点。瑕疵履行虽然履行存在缺陷,但仍可视作一种履行行为;而加害给付则因履行行为给债权人带来超出履行利益的损害。举例说明了两者在买卖合同中的具体表现
合同中的无效情形和免责条款的相关内容。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内容如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社会公共利益、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违背公序良俗等情形将被认定为无效,其中涵盖了免责条款。同时,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在造成对方人身伤害或故意/重大过失造成财产损失等情况下
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不会停止利息的计算,迟延履行法院生效判决书的,还会加倍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已经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的,应提交采取保
因为《民诉法》第十三条规定,案件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迟延履行利息接受者是执行案件的申请人,申请人可以主张,也可以放弃,所以区分情形处理。具体计算方法如下:执行款等于清偿的法律文书确定的金钱债务与清偿的迟延履行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