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履行和明示毁约都是债务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因此,有些法学者将明示毁约包括在拒绝履行的范畴内,认为明示毁约只是拒绝履行的一种特殊情况,可以合并为同一制度。
1. 时间差异:拒绝履行发生在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到来后,而明示毁约必须在履行期限到来前发生。在理论上,当事人在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前后都可以拒绝履行,但根据大陆法的观点,债务人在履行期限到来之前并不负有给付义务,因此履行期限前的拒绝履行被视为明示毁约。
2. 法律后果:对于拒绝履行的行为,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继续履行合同,也可以要求债务人承担违约金或赔偿损失的责任。而对于明示毁约的行为,受害方可以选择解除合同,要求毁约方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不提出异议等待履行期限到来,如果毁约方未撤回毁约意思表示,也未按合同约定履行,则预期违约转化为实际违约,债务人的行为构成拒绝履行。
交通事故法院判决赔偿金无法履行的情况,并详细介绍了如何申请强制执行。当一方拒绝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时,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执行过程中,如有异议,可提出书面异议或申请复议。若被执行人仍不履行义务,法院可采取强制措施。
部分履行的申请执行程序。当发生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或裁定时,如果一方仅部分履行,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未履行部分。对于违约瑕疵和部分履行的情况,债务人需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损失。申请强制执行时需提供相关材料,包括强制执行申请书、证明申请人主体资格的
我国关于赡养老人和继承权的相关法律规定。不赡养老人情节严重者可能会丧失继承权,而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律义务。老人有权随时要求子女履行赡养义务,子女不能拒绝。若子女拒绝赡养老人,老人可通过民政部门或法律途径维权。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不同情况下子女仍需履行赡
借款人在面对还款责任时的多种逃避手段,如隐藏财产、假装患病、变更身份与名称、转移财产及关闭老企业注册新企业等。文章还提供了律师的建议,如何防范借款中存在的风险,包括要求提供担保、进行财产保全和关注债务人的财产状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