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其它拆迁知识 > 拆迁谈判需要哪些准备

拆迁谈判需要哪些准备

时间:2019-08-09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179

(一)前期摸底

知己知彼是任何一场谈判必须具备的,因此,在拆迁谈判前,最好提前了解一下拆迁期限,施工工期是多少?观察实际的拆迁进度情况?拆迁方和自己情况差不多的企业是怎么谈的?现在同等条件下拆迁方给出来最高的价格是什么? 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做一下信息公开,了解项目的立项、规划、资金等情况。如果谈判前能掌握一些拆迁方的违法点,那么对我们切入谈判和掌握一个谈判的主动性是很有帮助的。

(二)细节处掌握主动

拆迁中很多钉子户就一个办法:拖,要么就躲着不见,要么就找各种理由不去谈。根据我们多年的经验:合法、合理并且必要的拖延才能真正在拆迁中占据主动。拆迁中我们不主张拒绝谈判,但是要掌握谈判的主动性。也就是说,什么时候谈,和什么人谈,在什么地方谈,我们要有话语权。别小看这些细节,如果你能做到在这些小细节上占据主动, 对谈判是大有帮助的。

(三)选择适合的时机报价

怎么选择适合的时机报价?在拆迁过程中是个大问题?俗话说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与一些被拆迁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问一个问题:如果拆迁方问你要多少钱,你会怎么回答?有些企业朋友就非常直观的说,那就往高里要,要的多一些,总不能吃亏。我说没错,但是你考虑过没有,不管要多少钱,作为拆迁方来说,都会觉得高,都会一脸错愕的说:不可能给你这么多,按照政策只有多少多少。那这个时候,你报的价格可能就处于一种尴尬的境遇;而且也往往上来就把自己的理想价格给暴露了。所以拆迁中怎么选择报价时机是一步很关键的棋。

因为怎么报价直接关系到你的谈判方向和策略,所以我们就要分析一下:我怎样报价才能既处于道德上不是漫天要价,还能让利益处于最大化。我的企业被拆迁了,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工作,那我第一需要是什么?我想肯定是企业继续存在,那就需要基本生产资料。第一位的就是土地,像北京现在郊区及其近郊都已经几乎没有建设用地可用了。即便是有,现在村集体也不往外租,都在等着拆迁。我想说到这里有些被拆迁企业朋友就明白了我们的策略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给对方一个价格的同时,又让对方觉得我们什么都还没有透露,这才是报价的技术啊。

(四)先确定补偿原则,再谈细节

拆迁一开始的时候,双方对补偿价格的心理预期差距很大,有时候双方对一些原则性问题存在根本分歧,比如到底是按普通住宅还是商铺进行补偿,按集体土地还是国有土地的标准补偿,按违章建筑还是合法房屋进行补偿,如果这些原则性问题得不到解决,谈细节问题和给出具体的报价都没有任何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也应该在拆迁前期避免暴露我们的心理低价。这个时候,可以和对方谈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在一些原则性问题得到确认以后再进行细节性谈判,一些细节性问题得到解决后再具体报价。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拆迁维权:村委会是否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村委会在征地拆迁中的法律责任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对村委会的行政行为可提起诉讼,监察机关也对村委会及其成员进行监察。征地补偿标准和补偿项目在法律框架下进行规定和执行,包括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附着物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等。村委会并不凌驾于法律之上

  • 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

    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包括拆迁管理的规定、拆迁许可的申领条件及审查流程、拆迁补偿与安置的内容。办法规定拆迁单位在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方可实施拆迁,并向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相关资料。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符合条件的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同时

  • 房屋拆迁证据保全公证申请的提出者和所需材料

    房屋拆迁证据保全公证的申请人及其提交的材料。申请人可以是拆迁人、被拆迁人或房屋拆迁主管部门,也可委托他人代为申请。申请时需提交身份证明、资格证明、产权纠纷证明等。此外,文章还概述了房屋拆迁的一般程序,包括暂停公示、入户调查评估、制定拆迁实施方案等阶段

  •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管理办法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管理办法,包括变更的定义、适用范围、变更条件、申请、审查、公示、听证会等程序性内容。该管理办法旨在规范规划许可变更管理,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建筑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变更管理,强调在不影响国家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进行变更,并

  • 海口市旧城区(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安置若干意见
  • 房屋拆迁管理规定及公示
  • 违法建筑的认定和处理方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