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同继续履行不存在现实困难的,应当继续履行
根据《合同法》107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强制履行作为一种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只有通过继续履行合同,当事人才能实现签订合同的目的。因此,当合同履行存在争议时,原则上应当继续履行。
承担违约责任后,合同各方可以协商决定是否继续履行或采取补救措施。然而,如果违约方约定了违约金作为迟延履行的约束,违约方在支付违约金后仍应履行其债务。如果非违约方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则违约方应在支付违约金后继续履行合同。
2、有两种例外情况,可以不予强制履行而解除合同
(1)根据《合同法》93条的规定,合同可以约定当事人享有解除权,如果合同中约定了解约定金,当事人可以以承担定金处罚的方式解除合同。
(2)根据《合同法》110条的规定,存在法律上或事实上无法履行的情况;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履行费用过高;债权人在合同期限内未要求履行等情形,可以不予继续履行。
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时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违约金的标准通常为金钱,但当事人也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标的物为金钱以外的其他财产。违约金具有担保债务履行的功能,同时也具有惩罚违约人和补偿无过错一方当事人所受损失的效果。因此,有些国家将违约金作为合同担保的一种措施,而有些国家将其作为违反合同的责任承担方式。
合同中的定金比例问题。定金作为担保方式,其比例不能超过合同总金额的20%。合同中如约定超过此比例,则超过部分不能起到担保作用。定金具有担保合同履行的作用,如果一方不履约,可能需要双倍返还定金。同时,守约方可以选择适用定金条款或违约金条款,但不能两者都
租赁房屋过程中,甲方违约和乙方违约的处理方式。甲方违约包括无法提供房屋、未履行维修义务或提前收回房屋等情况,需支付违约金和滞纳金;乙方违约包括未经同意转租房屋、逾期缴纳费用等行为,同样需支付违约金和滞纳金。双方都需要严格遵守合同约定,确保租赁过程的顺
物业费违约金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物业服务合同,违约金通常为千分之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如一方违约,需赔偿因违约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预见到的损失。同时,如双方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可认定为过
部分履行的申请执行程序。当发生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或裁定时,如果一方仅部分履行,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未履行部分。对于违约瑕疵和部分履行的情况,债务人需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损失。申请强制执行时需提供相关材料,包括强制执行申请书、证明申请人主体资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