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履行原则 > 如何审查主体的履行能力

如何审查主体的履行能力

时间:2023-10-13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1928
签合同是一件涉及到双方当事人切身利益的事情,所以在合同签订前,为了使合同能够最终实现其目的,一定会对签订合同的当事人进行资格审查,也就是要审查当事人是否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那么这样的审查一般是如何进行的呢?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如何审查主体的履行能力

经济状况和发展前景的审查

审查签约主体的经济状况和发展前景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包括对主体的经营状况、财务报表、涉诉情况、注册资本、对外担保、企业规模以及所有资产的考察。

审查的途径主要包括:

  1. 现场了解:通过观察主体的办公条件、客户的往来情况等。
  2. 与对方及其员工的谈话:涉及对方的发展规划、发展战略、业绩、收入来源以及员工的收入和福利等。
  3. 调取相关档案:包括工商档案、房地产管理部门的房产或地产状况、车管所的车辆状况等。
  4. 财务分析:索要对方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以了解其盈利状况。必要时,要求对方提供经独立审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
  5. 打听口碑:通过行业内的打听,了解对方在过去合同履行方面的情况。
  6. 互联网调查:通过互联网了解对方的状况。上市公司的资料比较公开,因此对其担保和涉诉状况通常会在网上公布。

合同主体资格的审查

审查合同主体资格主要涉及对对方身份和履约能力的审查。对方必须是一个合法的市场主体,并具备履行合同的法律能力和经济能力。

主体资格审查

对于自然人,应审查其身份证件;对于特殊行业,还应审查其从业证书,例如律师要审查其经过年检的执业证书。对于企业法人和其他主体,应审查其经过年检的营业执照;对于特殊行业,还应审查其资质证书,例如药品企业应审查药品经营许可证,房地产企业应审查其“五证”等。对于非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亲自签订的合同,应审查其给其他人出具的授权委托书。目前,为了防止风险,银行在签订借款合同时通常要求面签,即在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授权代表人面前签订合同,这是一种非常谨慎的做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投资协议

    甲、乙双方签订的投资协议,其中包括投资额、合作期限、担保、投资收益、违约责任、纠纷解决等条款。协议规定乙方因运营资金缺口向甲方寻求投资,甲方不参与日常业务管理,乙方自行承担债务。协议还规定了详细的出资方式、认缴的出资额及比例、出资实际缴付时间等,并强

  • 不安抗辩权中止履行的形式

    合同法中不安抗辩权中止履行的形式。根据法律规定,当对方出现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以及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时,当事人可以中止履行债务。在行使不安抗辩权时,应及时通知对方,若对方提供适当担保,则应恢复履行债务。

  • 销售合同无法履行的退货权和赔偿责任

    销售合同无法履行时的退货权和赔偿责任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当卖方违约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时,买方有权要求退货并赔偿损失。合同中的继续履行责任取决于违约情况、守约方的选择和违约方的履行能力。同时,如果货物质量不符合要求,买方可拒

  • 不安抗辩权的含义

    不安抗辩权的含义、性质和成立条件。不安抗辩权是一种延期抗辩权,允许一方在对方无法履行合同或有不能履行合同的风险时中止履行,直到对方提供证明其履行能力或担保为止。不安抗辩权的成立条件包括双务合同当事人一方应先履行义务且对方存在履行障碍。行使此权利需要慎

  • 一、合同履行期限的约定和迟延履行责任
  • 不安抗辩权:保护当事人权益的重要法律工具
  • 根据合同法规定的不安抗辩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