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履行要素 > 履约能力审查规定有哪些

履约能力审查规定有哪些

时间:2024-12-25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2216
对于劳动合同,我国法律规定要进行履约能力审,调查合同主体履约能力,那么履约能力审查规定有哪些,关于劳动合同怎么审查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劳动合同怎么审查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履约能力审查规定

审查对方当事人的情况

对方当事人为自然人时,需审查其是否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对方当事人为法人时,包括企业单位、事业单位、机关、社团等,需审查其《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对方当事人为其他组织,如独资企业、合伙人、企业分支机构等,无独立法人资格,需审查其《营业执照》,对于分支机构还需审查其总公司的相关情况。

调查合同主体履约能力

实现合同利益不仅需要合同主体的合法性和可行性,还需要合同当事人的履约能力。因此,审查对方的合同履约能力同样重要,如资信情况、商业信誉、历史履约情况等。

审查对方签约人的资格

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经法定代表人签字或加盖单位公章生效。因此,对于这类人员签订的合同无需另外授权,除非相对方知道或应当知道该合同超越权限订立外,否则该合同是有效的。然而,不能因为是法定代表人签订合同就可以掉以轻心,应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并与《营业执照》上的姓名进行核对。当签约人为委托代理人时,应审查是否有授权委托书或单位介绍信,并注意授权是否清楚,权限的范围及是否已失效。

当事人履约能力审查内容

基本情况

包括企业的性质、所处的经济时期,以及企业的产品所处的市场阶段。人员构成和营业额也是基本情况的一部分,通过了解人员的组织结构比例和成本与利润的比例,可以初步了解该企业的营销和管理能力。

注册资本和净资产

这是有限责任公司对外承担责任的财产基础。需要强调的是,目前公司注册资本与实际经济能力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不能单纯以此作为判断标准。

法定地址

法定地址是合同当事人经营活动的中心,其有无往往能反映当事人其他方面的情况,并为其他方面的调查工作提供线索。同时,一旦发生纠纷,法定地址也是送达法律文件的确定标准。

公司账号

公司账号是在发生纠纷时确定对方资产的最有效途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放弃中标的责任及违约责任

    放弃中标后的责任及违约责任。法律规定,中标人放弃中标需承担违约责任,不退还履约保证金并可能赔偿损失。中标人若不履行义务,将取消其投标资格。建筑工程中标程序包括公示中标候选人、履约能力审查、确定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和提交书面报告等步骤。

  • 合同履行期限的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合同履行期限的确定问题。合同应约定明确的履行期限,若未约定,双方可协商补充。对于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情况,包括质量要求、价款、履行地点等,都有具体规定。特别是履行期限不明确时,双方可随时履行,但需给对方必要准备时间。

  • 合同订立及履行风险提示

    合同订立及履行过程中的风险提示。甲方在签订合同前,需审查乙方的签约资格和履约能力,并应采取多种措施了解乙方的信用状况,以避免损失。乙方在订立合同时,应注意合同的形式和内容,确保合同合法并充分保护自身权益。合同的具体内容包括标的、质量要求、交货地点和方

  • 先合同义务与后合同义务的区别

    先合同义务与后合同义务的区别。先合同义务是在合同成立之前的法律义务,基于诚实信用和公平原则,包括互相保护、通知、保密等义务。后合同义务是合同终止后,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和交易习惯,当事人应承担的某种行为或不作为的义务,以维护支付效果或处理合同终止后的事务

  • 合同履行原则及义务
  • 后合同义务的特点
  • 要求履行合同是否有诉讼时效的限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