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合同交易前,应对履约主体进行基本情况审查。对于企业履约主体,可以要求其提供营业执照,并通过律师向工商部门调取工商档案,以确认其合法性和真实性。
在与履约主体进行合作前,应进行调查以确保其具备履约能力和良好的商业信誉。这可以通过查阅其财务状况、业务经营情况、合作伙伴评价等方式进行。
为了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可以选择进行合同公证或律师见证。合同公证可以在公证处进行,确保合同的法律效力和证据力。律师见证可以通过律师的专业意见和证明来增加合同的可靠性和保障。
履约主体虚假指的是一些以欺诈手段获取合同并从中获利的企业,通常被称为“皮包公司”或“皮包商”。这些企业往往没有实际的业务活动和资产,他们利用高档写字楼、冒充海外机构的身份等手段来骗取对方的信任并签订合同。一旦收取订金后,他们往往会消失不见,或者只支付部分订金后就不再履行合同。
有些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就考虑到自己可能无法履行合同的情况,他们会让一个没有实力的子公司来签订合同,然后由自己实际履行。一旦发生违约导致巨额赔偿时,他们会彻底放弃子公司,让其破产。对于他们来说,由于事先有准备,损失肯定是较小的。而对于对方来说,即使获得赔偿,所付出的精力和财力也肯定是得不偿失的。
法律对一些商业活动有特殊的要求,比如汽车销售、建筑、医药等行业都需要特定的资质。如果合同涉及特殊行业,而履约主体没有或超越其经营范围,那么所签订的合同可能被认定为无效,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合同履行期限的确定问题。合同应约定明确的履行期限,若未约定,双方可协商补充。对于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情况,包括质量要求、价款、履行地点等,都有具体规定。特别是履行期限不明确时,双方可随时履行,但需给对方必要准备时间。
二手房转让的两种按揭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一次性付款清偿银行按揭贷款,办理注销抵押登记后过户。第二种方式是转按揭贷款,包括签订买卖合同、申请转按揭、还贷手续、注销抵押登记和办理过户等步骤。两种方式都有风险防范的措施,以确保交易安全。
先合同义务与后合同义务的区别。先合同义务是在合同成立之前的法律义务,基于诚实信用和公平原则,包括互相保护、通知、保密等义务。后合同义务是合同终止后,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和交易习惯,当事人应承担的某种行为或不作为的义务,以维护支付效果或处理合同终止后的事务
合同履行原则、履行方式和抗辩权的运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需全面履行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履行方式包括运输、交货、结算等,需按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行使抗辩权,但须满足法定条件并搜集证据通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