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的抗辩 > 法院主动适用抗辩权的法律规定

法院主动适用抗辩权的法律规定

时间:2023-09-16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2563
在我国法律赋予我们很多基本权利,比如大家可以依法行使抗辩权。实践中,有一种特殊的情形就是法院主动适用抗辩权,那么,什么是抗辩权呢?哪些情况之下可以行使抗辩权呢?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将在下文做出简单的介绍,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随小编一起到下文去了解一下。

法院主动适用抗辩权的法律规定

一、抗辩权的定义

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当事人一方在符合法定条件时,可以暂时拒绝履行债务,对抗对方当事人的履行请求的权利。抗辩权包括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

1、同时履行抗辩权

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当事人一方可以在对方未履行给付义务之前,拒绝履行自己的债务。例如,甲乙订立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在某日同时交付货物和支付款项(即没有先后履行顺序)。如果甲在对方未履行给付义务之前要求乙履行,乙有权拒绝甲的履行请求。

2、先履行抗辩权

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履行请求。例如,甲乙订立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先交货后付款(即约定了先后履行顺序)。如果卖方在未交货或交货不符合约定的情况下要求买方付款,买方有权拒绝卖方的请求。

3、不安抗辩权

不安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当事人有先为给付义务的一方因对方财产显著减少或资力明显减弱而有困难给付的情况下,可以在对方未履行给付义务或提供担保之前,拒绝自己的给付义务。例如,甲乙订立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先交货后付款(即约定了先后履行顺序)。现在,合同约定的交货时间到了,但卖方发现买方企业濒临破产。如果买方既不履行债务也不愿提供担保,卖方可以拒绝买方的交货请求。

企业行使抗辩权的注意事项

在实践中,企业在行使抗辩权时应慎重考虑。因为实践中的情况很复杂,运用法律理论到实践中需要全面把握理论和准确判断事实。不当地行使抗辩权很容易导致违约。企业在行使该权利时,应及时咨询法律顾问,避免出现意外后果。

法院主动适用抗辩权的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该司法解释对于统一司法标准、公正高效审理案件、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交易秩序和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该司法解释结合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诉讼时效抗辩权的行使阶段作出了一些限制规定:

1、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

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解释。

2、债权请求权的适用规定

除支付存款本息请求权、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以及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外,债权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这是因为前两种请求权的实现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如果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则将损害民众的切身利益。

3、缴付出资请求权的适用规定

缴付出资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否则,将违反公司资本充足原则,也不利于对其他足额出资的股东及公司债权人的保护。

4、诉讼时效抗辩的提出时机

义务人关于诉讼时效的抗辩应当在一审中提出,二审提出的不予支持。

5、分期履行债务的诉讼时效期间

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起算。即当事人约定对同一笔债务分期履行时,给付某一笔债务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应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起算。需要注意的是,该规定适用于对某一笔债务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起算点的规定,而不是对全部债务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起算点的规定。后者应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诉讼时效期间。

6、权利主张的方式

当权利人以“提起诉讼”的方式主张权利时,只要其向法院提交起诉材料或口头起诉,就应认定其向法院提出了权利主张,诉讼时效中断,无需等待法院受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的履行抗辩权的种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的履行抗辩权的种类,包括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履行抗辩权。在合同双方互负债务的情况下,根据债务履行的顺序和具体情况,一方可在特定条件下拒绝另一方的履行要求。

  • 引起永久抗辩权的因素

    引起永久抗辩权的因素,包括不可抗力、债权人过错、已过时效期限和当事人约定的免责条款等。其中不可抗力是无法预见、避免和克服的客观情况,导致债务人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债权人过错指因债权人原因导致的不履行或不当履行合同;已过时效期限指权利被侵犯者在法定期限

  • 土地承包合同的解除条件

    承包合同的解除条件,包括协议解除和法定解除两种情况。协议解除是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法定解除是根据法律规定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一方都有权解除合同。文章还涉及了《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如不可抗力、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等情形均可解除合同。最终解除合同需符合法定条

  • 合同履行原则及义务

    合同履行原则、履行方式和抗辩权的运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需全面履行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履行方式包括运输、交货、结算等,需按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行使抗辩权,但须满足法定条件并搜集证据通知对

  •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构成要件
  • 拆迁办到法院申请强制拆除的程序及时间
  • 审判监督程序的申诉与条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