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预售方违约是指在实际交付商品房时,预售方主观上不愿或客观上无法按照预售合同约定的条件履行,从而构成违约并引起纠纷。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式:
如果预售方擅自改变合同中约定的房屋坐落、结构、层次、质量与条件,购房人要求按照原合同约定履行,应该得到支持。如果预售方确实无法提供原合同约定的房屋,购房方可以要求变更或解除原合同,并要求预售方承担违约责任。
如果预售方延迟支付期限,也应按照以上处理方式进行。
如果预售方以广告或其他方式故意提供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情况、误导他人预购其商品房,这种买卖关系将被认定为无效。预购方因此造成的损失应由预售方进行赔偿。
社会上以未成年人名义购房的现象并不少见。那么,作为一种较重大的经济行为,未成年人作为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否有权进行购房呢?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不包括16周岁至18周岁以自己劳动收入作为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公民民事权利能力在法律上是完全平等的,因此,所有公民无论年龄、性别、信仰及精神状况,他们取得权利(包括所有权)的能力都是平等的。因此,未成年人是可以购房的,并且其购房后取得的房屋所有权依法得到保护。
由于购房是一项较为重大的经济行为,涉及金额较大且购房合同内容涉及法律关系较复杂,因此,未成年人购房的行为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一般情况下,在购房合同及房地产登记部门颁发的房地产权证上,不仅会记录房屋所有权人即未成年人的姓名,还会记录未成年人法定代理人的姓名。然而,法定代理人并不因此享有房屋所有权。
合同违约情况下的毁约金赔偿方式。当合同中有约定违约金时,应按照约定支付;若无约定,则根据实际损失支付。当事人可约定违约时应支付的违约金数额或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如违约金低于或高于实际损失,可请求调整。对于迟延履行的情况,违约方在支付违约金后仍需履行
非法经营与合同解除的关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相关规定,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欺诈、胁迫、恶意串通等。而非法经营罪的认定涉及刑事与行政违法性的一致性及主观故意的营利目的。只有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否则只会受到行政处罚。因此,在合同解除问题上,因非法
房租逾期违约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承租人未按合同规定时间支付租金即构成违约,需承担相应责任。实际操作中,出租人通常对逾期几天的租金不会追究违约责任。但如果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则对方可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要求其承担违约
预期违约和先合同义务的区别与联系。二者在时间、违约后果等方面存在不同,但也存在确保合同成立和履行、保护无过错方权益等方面的共同之处。两者的存在有助于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并确保过错方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