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违约责任 > 责任承担 > 口头约定免责出事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

口头约定免责出事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

时间:2020-05-25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3131
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约定都是口头约定的,因为很方便简单,但一般都是与信任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约定。做出租车的时候如果发生事故一般都是出租车司机一方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口头约定免责出事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的小编为您讲解讲解。

口头约定免责出事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

案情:

小李是本市的一位普通市民,在外出的时候习惯采取乘坐出租车的方式。前段时间,本市降下一场大雪,虽然融雪工作非常及时,但部分区域的交通还是难免受到一些影响。就在雪后的一天,小李外出办事时,拦下一辆出租车。不过,当时司机刘某表示,自己已经开了一夜的车,正准备交班,并以此为由不愿意搭载小李。

但是,由于当时打车比较困难,小李的事情又很紧急,所以小李央求刘某送自己一程,并同意可以多付车费。刘某虽表示同意,但依然说因雪天路滑,如出现意外事故,他本人将概不负责。结果,在行车过程中,车辆不慎撞上人行道,导致小李受伤,并为此花费了8000余元治疗费。事后,小李要求刘某赔偿自己的各项损失1.5万余元。但是刘某却表示,自己与小李有约在先,对事故概不负责。

律师说法:

《合同法》第53条明确规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1.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2.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本案中,小李与刘某之间所达成的免责条款为:如果出现交通意外,刘某概不负责。也就是说,该条款对履行运输合同过程中,刘某给小李造成的人身伤害给予了免责,符合免责条款无效的第一种情况。可以认定,该免责条款违背了法律规定,不能起到免责的作用。同时,该免责条款实质上是排除了运输合同中承运人最基本的将乘客安全及时送达目的地的义务,造成了合同的目的落空。综上所述,该免责条款应属无效。

虽然免责条款属无效,但由于免责条款效力的相对独立性,它的无效并不影响整个合同的效力。所以,本案中原运输合同仍然有效,刘某应当尽到将乘客小李安全送达的义务。但是,刘某却没有尽到这样的义务,小李依照侵权要求刘某承担自己的损害赔偿,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刘某应无条件承担对小李的赔偿责任。

相关法律知识:

《合同法》第五十六条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五十七条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第五十八条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救护车只开警灯未鸣号发生事故责任由谁担?救护车有责任么

    救护车在执行紧急任务时只开启警灯未鸣号而导致的事故责任问题。根据法律规定,特种车辆有确保安全的前提义务。救护车在此事故中有一定责任。事故责任主要归于出租车司机詹某,他高速驾驶未减速让行。医疗机构的下属运输公司也应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损失计算包括医疗费

  • 案情经过

    启东市一起交通事故的案情经过。被告人顾某兴驾驶出租车在临时停车开启车门时,与一辆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导致电动自行车骑乘人戴某丹倒地并造成其死亡。经过责任认定,顾某兴承担主要责任,被害人承担次要责任。顾某兴在事故发生后自愿补偿被害人一方,并在刑事诉讼期

  • 要约收购适用于什么情况

    要约收购适用于多种情况。投资者自愿选择通过要约方式购买目标公司股份,当收购人持有的股份达到公司发行股份的百分之三十时,若计划继续增持,应当采取要约方式。此外,通过协议方式持股超过百分之三十或预计持股超过百分之三十且无法在30日内发出全面要约时,也需采

  • 人身伤害可得双份赔偿

    刘先生投保了一份人身意外伤害险,后来在上班途中被一辆逆行出租车撞伤。交警认定肇事司机应承担全部责任。人寿保险公司依法给予了赔付,但肇事司机拒绝支付费用。刘先生将耿某告上法庭,法院判决耿某赔偿刘先生2.2万余元。耿某不明白为什么受害人得到保险公司理赔后

  • 出租车车险保误工费的赔偿责任由谁承担
  • 出租车租车合同未到期如何中止
  • 出租车载客不开计价器 发生事故公司仍需赔
违约责任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