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素市场不健全
在资本市场方面,我国的主板市场门槛过高,中小企业板市场缺乏适合风险企业股票流通的机制,三板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发展不完善。这对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一方面,导致风险资本运作模式与产业生命周期不匹配,增加了非系统性风险敞口;另一方面,导致风险投资主体单一、资本来源不足,政府资金占比较高。根据统计数据,2004年全国只有217家风险投资机构,而政府和国有独资企业的资金占比接近40%。此外,由于技术市场发展不完善,许多高新技术企业与科研院所的产权不清晰,产权交易不畅,高新技术企业未能成为独立受资主体,限制了风险投资基金的进一步发展。
在其他要素市场方面,我国尚未建立完全流通的人才市场,导致风险投资基金所需的人才供给不足。此外,技术市场落后不仅导致技术交易滞后,还导致风险投资项目来源单一、技术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2.法制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滞后
首先,风险投资是委托-代理的运作过程,委托人和代理人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博弈中可能处于不利地位,资本利益得不到保障。其次,代理人在进行风险资本管理时必然要放弃一定权利,而这些权利可能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健全的法制体系是发展风险投资基金的首要前提。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针对风险投资基金的专门法律,相关的证券、合同、技术保护、企业组织形式等配套法律也不完善,给风险投资基金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巨大障碍。其次,风险投资是依赖于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和完善的道德诚信建设的高度信用产品。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征信体系,金融市场效率低下和社会中介运作实效不高导致风险投资双方信息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方在有效市场中的有效匹配,增加了风险投资的盲目性,加大了风险投资发展的障碍。
目前,海外成熟的风险投资基金规模一般都达到数千万美元甚至上亿美元,而我国的风险投资基金规模普遍偏小,导致项目投资规模较小,投资周期较短,风险和收益相对较低,无法实现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目标。根据统计数据,2004年全国风险投资基金中,外资资金占比上升到21%,平均资本规模为8000万元,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约占50%。从全部风险投资企业来看,1000-3000万元的占比最大,达到40%,但外资占比不到6%,而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占比,外资却比整体多出15个百分点。由于风险资本不足,国内风险投资企业无法通过有效的金融市场构建合理的产品组合,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差,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弱。
巨额赎回的定义及处理方式。巨额赎回发生在开放式基金净赎回量超过基金规模的10%时,基金管理人可对其余赎回申请延期办理。处理方式包括正常赎回和部分顺延赎回。发生巨额赎回并延期支付时,基金管理人需通知投资人并公告,投资者需注意赎回延期的计价方式。
基金管理人在与委托人合作时提供的保证金制度,以保证委托人的资金安全。管理人的收益除管理费外,还与业绩相关。投资者的直接干预和重大决策的参与也在文中有所涉及。私募基金应保证独立性,并通过账户设置、分割核算等确保基金资产的安全。最后讨论了投资者的退出机制
开放式基金赎回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和赎回日益受到关注。基金管理公司不仅要纠正投资者的观念,还需完善信息披露机制。赎回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机构投资者资金调度、投资短期化倾向等。尽管存在赎回现象,但开放式基金总体规
(一)名称应符合《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允许达到规模的投资企业名称使用“投资基金”字样。(二)名称中的行业用语可以使用“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字样。(三)除国务院决定设立的企业外,企业名称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全国”、“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