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素市场不健全
在资本市场方面,我国的主板市场门槛过高,中小企业板市场缺乏适合风险企业股票流通的机制,三板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发展不完善。这对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一方面,导致风险资本运作模式与产业生命周期不匹配,增加了非系统性风险敞口;另一方面,导致风险投资主体单一、资本来源不足,政府资金占比较高。根据统计数据,2004年全国只有217家风险投资机构,而政府和国有独资企业的资金占比接近40%。此外,由于技术市场发展不完善,许多高新技术企业与科研院所的产权不清晰,产权交易不畅,高新技术企业未能成为独立受资主体,限制了风险投资基金的进一步发展。
在其他要素市场方面,我国尚未建立完全流通的人才市场,导致风险投资基金所需的人才供给不足。此外,技术市场落后不仅导致技术交易滞后,还导致风险投资项目来源单一、技术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2.法制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滞后
首先,风险投资是委托-代理的运作过程,委托人和代理人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博弈中可能处于不利地位,资本利益得不到保障。其次,代理人在进行风险资本管理时必然要放弃一定权利,而这些权利可能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健全的法制体系是发展风险投资基金的首要前提。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针对风险投资基金的专门法律,相关的证券、合同、技术保护、企业组织形式等配套法律也不完善,给风险投资基金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巨大障碍。其次,风险投资是依赖于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和完善的道德诚信建设的高度信用产品。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征信体系,金融市场效率低下和社会中介运作实效不高导致风险投资双方信息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方在有效市场中的有效匹配,增加了风险投资的盲目性,加大了风险投资发展的障碍。
目前,海外成熟的风险投资基金规模一般都达到数千万美元甚至上亿美元,而我国的风险投资基金规模普遍偏小,导致项目投资规模较小,投资周期较短,风险和收益相对较低,无法实现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目标。根据统计数据,2004年全国风险投资基金中,外资资金占比上升到21%,平均资本规模为8000万元,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约占50%。从全部风险投资企业来看,1000-3000万元的占比最大,达到40%,但外资占比不到6%,而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占比,外资却比整体多出15个百分点。由于风险资本不足,国内风险投资企业无法通过有效的金融市场构建合理的产品组合,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差,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弱。
跨系统转托管的情况,主要针对投资者在不同系统间转移基金份额的情形。文章详细阐述了跨系统转托管的账户规定,以及基金份额从场内转到场外的流程和从场外转到场内的流程。
如何构建风险较低的基金组合。建议投资者选择多种类型的基金,包括主动型和指数型基金,并配置多家基金公司的主动型基金以分散风险。在选择主动型基金时,需要考虑基金经理的投资选股风格和重仓股。最后,保持基金组合的稳定性,不宜频繁更换,可根据市场情况进行适度调
2、名称中的行业用语可以使用“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字样。
在其他要素市场方面,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全流通的人才市场,这导致风险投资基金发展所需的众多人才不能得到有效供给。因此,发展风险投资基金的首要前提必然是健全的法制体系。目前,海外成熟的风险投资基金规模一般都达到数千万美元甚至上亿美元,但我国的风险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