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份额质押并不改变基金份额持有人作为基金份额委托人和受益人的法律地位。基金份额受益权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受益权指基金份额持有人在基金赎回、终止时获得本金和剩余资产的权利,而广义的受益权还包括对基金受托人的监督权。基金份额受益权质押只影响财产权利,监督权仍由基金份额持有人行使。
如果质押范围不包括基金收益权利,则基金份额持有人仍享有收取基金分红的权利。
一旦质押生效,质押人即享有如下权利:
(1) 收取基金收益的权利:质押合同未另有约定的情况下,质押人有权收取基金收益。具体操作上,基金份额质押后,基金交易账户被冻结,如果基金份额持有人选择转份额方式分红,则转入的份额也被冻结。如果选择现金分红且质押合同不包括分红权利,则分红资金将转入基金份额持有人的资金账户。如果质押合同包括分红权利,则分红资金将直接用于偿还债务。
(2) 取得基金份额受益权物上代位权的权利:在质押期间,基金名称、管理人或托管人的变更不影响质押权。但在操作上需要重新登记质押或变更登记。当基金终止时,质押权也终止,质押权及于基金份额受益权的代位物上,通常是按照该部分基金份额分配的剩余资产。
(3) 优先受偿权:如果债务履行期限届满质权人未受清偿,质权人可以与出质人协议以质物折价,也可以依法拍卖、变卖质物。对于基金份额,最可行的方式是赎回。质权人有权优先受偿。
在质押期间,质权人并不享有对基金受托人进行监督的权利。基金份额受益权处于冻结状态,基金份额持有人和质权人都不能赎回或转让该基金份额。然而,在征得质权人同意后,基金份额持有人可以解冻质押的基金份额受益权并进行处分。
基金投资中应避免的五种行为。首先,要避免盲目追求新基金,不能将其视为赚钱的捷径;其次,要避免盲目崇拜基金经理,要理性看待其职责和权限;第三,要避免盲目追求高分红,以免对基金投资产生不良影响;第四,要正视基金投资风险,不能忽视其风险性;最后,要避免盲目
法律风险及其原因,具体涉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法律风险。文章阐述了私募股权投资和私募证券投资的法律地位风险,包括合同法律风险、操作风险以及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设立、运作和项目选择过程中可能面临法律风险的挑战,如合同中的非法承诺、投资协议
婚前财产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如何撰写有效的财产协议书。婚前财产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只要内容合法、真实意思表示,并经过公证,其法律效力更有保障。撰写财产协议书时,需明确协议各方的基本信息、财产情况、归属和分配方式等,使用准确、简洁的法律术语,并签字注明日期。
婚前财产公证给女方的有效性,介绍了婚前财产公证的意义和程序,以及婚内财产公证的可行性和相关问题。婚前财产公证能明确财产归属,避免纠纷,具有法律效力。同时指出,婚前财产公证后的财产一般属于个人财产,除非双方另有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