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鉴定 > 交通事故鉴定标准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和损害赔偿是怎样的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和损害赔偿是怎样的

时间:2024-07-04 浏览:3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4283
机动车在为现代人的生活、工作和出行带来方便、舒适、高效的同时,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给受害人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和肉体痛苦,也给肇事者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面临着被扣分、拘留、吊销驾驶证,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交通肇事罪)的危险。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和损害赔偿工作

一、当事人身份的确定

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应当明确肇事人、受害人、保险公司和第三者强制责任险的身份。根据交通大队做出的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的责任,确定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的机动车驾驶员、非机动车驾驶员或行人。当事人应采取合理的抢救措施、及时报警、保护现场、通知保险公司,以避免延误认定事故责任和受害人抢救的最佳时机。

二、治疗终结和鉴定时机的确定

治疗终结是指损伤后经临床治疗得到完全或部分恢复并维持稳定的时期。当事人委托律师事务所,再由律师事务所委托检定机构进行伤残鉴定,确定是否治疗终结。鉴定时机应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的治疗终结或因损伤所致并发症的治疗终结为准。受害人在治疗终结后15日内,可以委托律师事务所进行伤残鉴定。

三、鉴定材料的确定

当事人做伤残鉴定应携带身份证、诊断证明书、病历复印件和片子。带齐鉴定材料对做伤残鉴定至关重要,司法鉴定机构一般在接受委托后十个工作日内出具伤残鉴定书。如果司法鉴定机构认为不构成残疾或不构成较高等级的残疾,代理人可以另行委托其他司法鉴定机构。

四、司法鉴定机构的确定

根据法律规定,侦查机关不得面向社会接受委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也不得设立鉴定机构。当事人委托律师事务所进行伤残鉴定,如果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则由双方共同指定有鉴定资质的法医中心进行鉴定。鉴定结论作为重要的证据,其公正性、权威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不容质疑。

五、残疾赔偿金的确定

伤残鉴定结果直接关系到损害赔偿数额。伤残鉴定共分为十级,最轻为十级伤残,最重为一级伤残。伤残鉴定赔偿年限为20年,根据受害人年龄进行相应调整。如果受害人年满75周岁,则赔偿年限为5年。

六、损害赔偿项目的确定

根据法律规定,受害人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残支出的各项合理费用应予以赔偿,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车祸造成人员死亡的赔偿规定

    车祸造成人员死亡时的赔偿规定。赔偿义务人需要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在内的相关费用,以及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和死亡赔偿金等。此外,还讨论了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处理和计算方式。对于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情况,车方司机是否被判刑要根据事故认定书来确定。赔偿处理方

  • 检验、鉴定、评估的时限和结果出具

    检验、鉴定、评估工作的相关流程及其时限。机构人员应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指派或委托的工作,并出具书面结论。公安机关应在两日内向当事人提供检验、鉴定结论,当事人如有异议可申请重新检验、鉴定。评定书应包含多种内容并签名。对于多份鉴定结论,应优先采信级别较高的鉴

  • 尸体检验

    尸体检验在交通事故中的应用,包括尸表检验和解剖检验,旨在确认案件性质、查明死亡原因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轻重伤定、成伤机制鉴定、伤残评定、酒精含量检验、车辆安全性能检验、事故车辆机械故障鉴定以及痕迹鉴定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鉴定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均具有重要

  • 小事故离开现场是否构成逃逸行为

    小事故离开现场是否构成逃逸行为的相关法律问题。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离开现场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被视为交通肇事逃逸。逃逸后果严重,包括责任认定和损害赔偿方面的后果。肇事后逃逸违反法律与伦理道德,肇事者应承担全部责任并面临法律制裁,包括行政处

  • 交通事故调解书的定义和作用
  • 伤残判定不公平的解决办法
  • 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是否属于工伤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