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鉴定 > 交通事故鉴定标准 > 安全事故等级上报有哪些规定

安全事故等级上报有哪些规定

时间:2024-02-27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4387
我们知道对于安全事故是有一定的等级划分,那么对于安全事故又是进行什么样的等级划分,那么接下来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对于安全事故等级上报有哪些规定的相关知识进行具体的介绍,那么希望大家在这方面能够有一定的了解。

安全事故的分类等级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可分为以下等级:

1. 特别重大事故: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 重大事故: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 较大事故: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 一般事故: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上报事故的相关规定

1. 及时、准确、完整的事故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调查处理应当遵循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调查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确定事故性质,确认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依法追究事故责任者的责任。

2. 上级政府的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及时、准确地完成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事故发生地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支持、配合上级政府或有关部门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参与事故调查处理的部门和单位应当相互配合,提高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效率。

3.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工会有权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4. 阻挠和干涉的禁止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和依法调查处理。

5. 违法行为的举报

对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中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察机关或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报告程序

1. 现场负责人报告

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2. 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本单位负责人应在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报告。

3. 逐级上报

接报部门应逐级上报,每级上报时间不超过2小时。

对发生事故单位的罚款标准

对于事故发生单位负有责任的情况,依照以下规定处以罚款:

1. 一般事故:罚款在10万至20万之间。

2. 较大事故:罚款在20万至50万之间。

3. 重大事故:罚款在50万至200万之间。

4. 特别重大事故:罚款在200万至500万之间。

根据新安全生产法:

1. 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2. 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3. 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以一百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4.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以五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以一千万元以上二千万元以下的罚款。

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处罚标准

对于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情况,依照以下规定处以罚款。若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并依法给予处分。若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 一般事故罚款:上一年年收入的30%。

2. 较大事故罚款:上一年年收入的40%。

3. 重大事故罚款:上一年年收入的60%。

4. 特别重大事故罚款:上一年年收入的80%。

职工伤亡事故的伤害程度分类

1. 按伤害程度分

根据国家标准(GB/T15236-94),职工伤亡事故按伤害程度分为:

1.1 轻伤事故:一次事故只有轻伤的事故。

1.2 重伤事故:一次事故只有重伤无死亡的事故。

1.3 死亡事故: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

1.4 重大死亡事故:一次事故死亡3-9人的事故。

1.5 特大死亡事故:一次事故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的事故。

2. 按经济损失程度分

根据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程度,事故通常分为:

2.1 一般损失事故:一次损失1万元以下的事故。

2.2 较大损失事故:一次损失1万元或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事故。

2.3 重大损失事故:一次损失10万元或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事故。

2.4 特大损失事故:一次损失100万元或100万元以上的事故。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检验、鉴定、评估的时限和结果出具

    检验、鉴定、评估工作的相关流程及其时限。机构人员应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指派或委托的工作,并出具书面结论。公安机关应在两日内向当事人提供检验、鉴定结论,当事人如有异议可申请重新检验、鉴定。评定书应包含多种内容并签名。对于多份鉴定结论,应优先采信级别较高的鉴

  • 尸体检验

    尸体检验在交通事故中的应用,包括尸表检验和解剖检验,旨在确认案件性质、查明死亡原因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轻重伤定、成伤机制鉴定、伤残评定、酒精含量检验、车辆安全性能检验、事故车辆机械故障鉴定以及痕迹鉴定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鉴定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均具有重要

  • 伤残判定不公平的解决办法

    伤残判定不公平的解决办法,包括当事人对判定结果有异议时的处理流程。公安部相关规定明确,当事人可在规定期限内提出重新查验、判定的请求。同时,文章介绍了伤残等级的鉴定方法和具体等级区分标准,包括日常生活能力、活动能力、工作和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限制。

  • 造成安全事故对主要负责人如何处罚

    造成安全事故时对主要负责人的处罚和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征。当发生安全事故后,依据事故原因和等级,主要负责人会受到罚款、撤职或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罚。同时,本文也描述了生产安全事故的五大特征,包括事故主体的特定性、事故地域的延展性、事故的破坏性、事故的突发性和

  •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事故判定标准及法律责任
  • 建设工程安全等级怎么划分
  •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出错,未统计的受害人怎么办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