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鉴定 > 交通事故鉴定标准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与损害赔偿怎样处理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与损害赔偿怎样处理

时间:2024-06-01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4474
机动车在为现代人的生活、工作和出行带来方便、舒适、高效的同时,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给受害人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和肉体痛苦,也给肇事者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面临着被扣分、拘留、吊销驾驶证,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交通肇事罪)的危险。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和损害赔偿工作,重点归纳为以下十六部分,以飨诸-君。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与损害赔偿的处理

一、当事人身份的确认

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时,首先需要确定肇事人、受害人、保险公司以及第三者强制责任险的相关信息。

根据交通大队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可以确定应该由机动车驾驶员、非机动车驾驶员或行人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程度(如无责任、部分责任、同等责任、大部分责任或全部责任)。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应采取合理的抢救措施,及时报警,保护现场,并通知保险公司,以避免因时间延误导致事故原因无法认定或难以认定。同时,在事故发生地附近的医院对受害人进行抢救,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作为受害人,应及时向交通大队获取驾驶员基本信息、车主基本信息和保险公司的基本信息,准确确定被告和第三人,为以后的调解和诉讼做准备。

二、治疗终结和鉴定时机的确定

(一) 治疗终结:指损伤后经临床治疗后得到完全或部分恢复并维持稳定的时期,符合临床医学普遍认可的标准。如果对治疗终结的意见存在分歧,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事务所,并由律师事务所委托检定机构进行伤残鉴定,以确定是否已经治疗终结。

(二) 鉴定时机:鉴定时机应以事故直接导致的损伤治疗终结时,或因损伤导致并发症的治疗终结时为准。对于因交通事故受伤致残的当事人,在治疗终结后的15天内,可以委托律师事务所进行伤残鉴定。

由于受害人的伤残程度和身体素质各不相同,导致住院时间长短不一。一般来说,受害人在三个月内进行伤残鉴定,而病情严重的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如果受害人需要进行定残评定,应在三个月后提出申请,并由律师事务所委托具备伤残鉴定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评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部队车辆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赔偿问题

    部队车辆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赔偿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解释,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多项费用,精神损害抚慰金也有相关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时限根据不同事故等级有所不同,当事人对认定结果不服可申请重新认定或复议。

  •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规定,包括多种情况下的责任承担、管辖权、法律适用和注意事项等。该法详细规定了租赁、借用机动车等发生交通事故时的责任承担,以及侵权行为的法律管辖地和适用法律。同时,文章还提到了确定案由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和

  • 交通事故伤情的二次鉴定程序

    交通事故伤情二次鉴定的程序和相关法律规定。在发现鉴定人员或机构存在问题时,可以进行二次鉴定。相关规定明确了需要进行二次鉴定的情形,如鉴定程序违法、鉴定机构无资质等。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时,可在规定时间内提出重新鉴定申请。同一交通事故的同一检验和鉴定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时间及程序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时间及程序。根据相关规定,当事人应在治疗终结后三个月进行伤残等级评定,如有固定物需取出后再鉴定。伤残鉴定程序需确保合法性和客观性,治疗终结前的鉴定无法真实反映受害人的实际伤情和影响程度。当事人应准确把握伤残鉴定的时间和程序,以保障自

  • 检验、鉴定、评估机构、人员的任务和要求
  • 第一时间做好现场防护
  • 检验、鉴定、评估程序及结果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