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鉴定 > 交通事故评残 > 伤残等级划分标准与权益保障

伤残等级划分标准与权益保障

时间:2023-12-31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4775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的划分

Ⅰ级伤残

a.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b. 意识消失;

c. 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d. 社会交往完全丧失。

Ⅱ级伤残

a. 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b. 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c. 不能工作;

d. 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Ⅲ级伤残

a. 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b. 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c. 明显职业受限;

d. 社会交往困难。

Ⅳ级伤残

a. 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b. 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c. 职业种类受限;

d. 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Ⅴ级伤残

a.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需要指导;

b. 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c. 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d. 社会交往贫乏。

Ⅵ级伤残

a.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部分日常生活需要帮助;

b. 各种活动降低;

c. 不能胜任原工作;

d. 社会交往狭窄。

Ⅶ级伤残

a.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b. 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

c. 不能从事复杂工作;

d. 社会交往能力降低。

Ⅷ级伤残

a.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b. 远距离活动受限;

c. 能从事复杂工作,但效率明显降低;

d. 社会交往受约束。

Ⅸ级伤残

a. 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

b. 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c. 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Ⅹ级伤残

a. 日常活动能力轻度受限;

b. 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c. 社会交往能力轻度受限。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级伤残划分依据

    不同等级伤残的划分依据,从一级到六级,分别介绍了每个等级伤残在日常生活、意识状态、活动能力、工作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和限制。每个等级的伤残划分依据均详细描述了其特点,以帮助人们理解和识别不同程度的伤残。

  • 交通事故致残的不同等级

    不同等级的交通事故致残情况,详细列举了一至八级伤残肢体损伤的定义和情况,包括各肢体缺失或丧失功能的程度和范围。不同等级伤残的划分基于肢体损伤程度,从三肢以上缺失到双手感觉完全缺失等不同情况都有详细的说明。

  • 伤情鉴定与伤残评定的定义和联系

    伤情鉴定与伤残评定的定义、联系与区别。两者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依据一定标准,经常同时出现在受害人受伤情况下。但它们的目的、标准依据、使用目的和等级划分不同。伤情鉴定确定损伤程度,伤残评定则是评判伤残等级,两者具有不同的法律地位和应用场景。

  • 医疗事故伤残鉴定等级的划分

    医疗事故伤残鉴定等级的详细划分。从一级到三级医疗事故分别阐述了不同等级造成的伤残程度和功能损失情况,同时列举了一些特定情形下的伤残鉴定等级及具体表现。不同等级的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从死亡、器官缺失到轻微功能障碍均有涵盖。

  • 蛛网膜下腔轻微出血算十级伤残吗?
  • 在厂子里干活受伤是怎么个赔偿法
  • 人身伤残等级划分标准和赔偿依据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