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酒厂职工王某驾驶单位车辆外出时,在县城某居民小区路口处撞到一只横穿道路的狗。狗随即窜至路东边,与李女士驾驶的电动车前轮相撞,导致李女士受伤严重,后送至医院治疗。王某驾驶的车辆由酒厂投保了机动车强制险,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间内。由于各方未就事故赔偿达成一致,李女士在出院后将酒厂和保险公司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等各项损失共计8万余元。
酒厂辩称李女士的损失应由狗的主人赔偿,因为王某驾驶的车辆未直接与李女士的电动车接触,李女士受伤是由狗直接导致的,保险公司也认为涉保车辆与李女士的损失无关而拒赔。
从民事侵权行为的因果关系上看,本案应属于交通事故责任纠纷。通常情况下,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具备四个要件:具有危害行为,行为人主观具有过错,产生损害结果,危害行为和损害结果间有因果关系。本案中,虽然王某驾驶的车辆未直接与李女士的电动车发生碰撞,但他驾驶的车辆撞到一条狗,开启了一个危险源,该危险源又致李女士的车辆翻倒,李女士的受伤与王某驾驶的车辆开启的危险源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同时,王某系职务行为,其驾驶的车辆由酒厂在保险公司投保了交强险,故保险公司理应承担赔偿责任。
从动物侵权纠纷的相关规定看,保险公司亦应承担责任。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七十八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根据第八十三条规定,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本案中,王某驾驶的车辆撞到了狗,导致狗在受到惊吓的情况下,又撞到了被害人驾驶的电动车,并最终酿成事故。可见,致使狗造成他人伤害是由王某操作不当的行为过错造成的,那么,保险公司就应该为所投保车辆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至于被告辩称的原告应向狗的主人索赔,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三条规定:“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可见,是否向狗的主人主张权利是被害人的一项诉讼选择权,即便向狗主人主张了赔偿权利,狗的主人也可以通过该条的规定向保险公司追偿。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法律原则,包括违章行为原则、因果关系原则、违章行为的影响原则和路权与安全原则。根据这些原则,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取决于当事人的违章行为是否存在及其作用大小,以及是否与事故存在因果关系。
交通事故骨折的鉴定时间问题。一般受伤后三个月内应进行伤残鉴定,该鉴定是对伤残程度进行评定的过程,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等。鉴定由司法部门委托相应机构进行,需要提供相关病历、工伤认定决定书等材料。鉴定过程中需遵循伤情稳定的原则,并在伤者康复后进
王某因交通事故受伤后,将其与保险公司及驾驶员蒋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的案件。案件涉及原告王某构成X级伤残并申请伤残鉴定,王某之子虽成年但肢体残疾、无劳动力和生活来源,因此法院认定其属于被扶养人。法院判决保险公司赔偿王某的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费用,并认定保
事故责任划分中的同等责任问题。当事故双方都有违章行为且情节相当时,需根据当事人行为对事故的作用和过错程度来划分责任。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的同等责任,双方各自承担50%的责任;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之间的同等责任,机动车一方承担较大比例的责任。文章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