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认定 > 交通事故认定书 > 交通事故认定书有哪些规定

交通事故认定书有哪些规定

时间:2025-01-29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5436
交通事故认定书有哪些规定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定义和制作

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一种法律文书,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以及相关的检验、鉴定结论来认定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根据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情况下,应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内容

根据道交法的规定,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1. 交通事故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的基本情况。
  2. 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
  3. 当事人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或者意外情况。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重要性和使用

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并分别送达当事人。当事人应被告知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期限以及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这份认定书既是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也是当事人在民事损害赔偿问题上向法院提交的重要证据。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和行政可诉性

与原来的认定书相比,现行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取消了“责任”两个字。这是因为认定书中的责任与民事赔偿中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刑事或行政责任不是同一个概念。取消这两个字是为了避免混淆,同时也更加明确了认定书的性质,即作为证据的一种。认定书作为证据之一,不具有行政可诉性。如果对认定书的结论不服,当事人不能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在审理交通事故案件时,应该对认定书进行审查,就像对其他证据进行审查一样。如果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认定书,法院无需重新认定即可不予采信。因此,认定书与鉴定结论不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关于交通事故处理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根据现场情况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是证据而非行政行为,不可通过行政程序推翻。当事人若对认定书有异议,可通过提供新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由

  •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出具时机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出具时机和内容。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在勘验现场后的特定时间内制作认定书,包括一般事故、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和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情况。认定书应包含事故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事故基本事实、证据及原因分析和责任判断等。

  • 对于交通警察询问的重要性

    交通警察询问的重要性,指出在回答问题时需认真准确,特别是在面对模糊问题时需要引起注意。同时强调了现场勘察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如何审查认定书内容和请求法院进行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证明效力问题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证明效力问题。虽然公安机关负责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并出具认定书,但该认定书不具有法定证据地位,对检、法两院没有强制约束力。在刑事诉讼实践中,认定书可能误导办案人员,影响案件实质性审查。因此,建议取消移送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做法。

  • 交通事故结案时效的规定
  •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时限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概述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