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且未造成人员伤亡时,当事人可以立即撤离现场,恢复交通,并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如果只是造成轻微财产损失且基本事实清楚,当事人应先撤离现场,然后再进行协商处理。
当获得保险公司报案号后,可以自行协商处理有关赔偿事宜。双方应共同填写《协议书》,并在上面签名,各自留存一份。如果没有协议书,当事人应以文字方式如实记录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当事人姓名、联系方式、机动车驾驶证号、机动车牌号、交强险的投保公司、保险单号、事故形态、碰撞部位、事故责任等内容,并共同签名。
当事故现场拍照留存后,当事人也可以共同前往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服务中心进行定损理赔。
轻微交通事故逃逸后的自首及处罚问题。自首者可获从宽处理,但应适度严格掌握。交通肇事后逃逸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且保险公司通常免赔。若肇事者逃逸导致被害人死亡或严重伤残,将依法以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对于未构成犯罪的逃逸行为,则根据
交通事故导致的骨裂不愈合误工时间的计算方法,依据我国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的规定,误工时间需由医疗机构证明确定。同时,文章还列举了可以扣留车辆的法定情形,包括未携带证件、伪造证件、未投保、超载、被盗抢嫌疑等情形。
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程序。事故发生后,应保护现场并抢救伤者,根据事故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对于无争议的事故和轻微财产损失的事故,当事人可以撤离现场并自行协商处理。机动车方应采取多项措施,如立即停车、报案、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物,并注意防火防爆及防止
醉驾重犯的刑罚确定方式。对于未造成交通事故的酒驾者,将被处以拘役和罚款,并吊销驾驶证。醉驾行为包括追逐竞驶、醉酒驾驶等,机动车所有人和管理人也要承担直接责任。对于饮酒后或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并吊销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