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处理 >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 > 惧怕交警检查开车逃跑,肇事撞人司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

惧怕交警检查开车逃跑,肇事撞人司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

时间:2024-02-20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6165
在很多时候,我们在道路交通上行驶的时候,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因为道路上可能会有很多的交警,这个时候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就会被检查。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这个问题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恐惧交警检查开车逃跑,肇事撞人司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

案情概述

被告人胡某驾驶严重超载的变型拖拉机,在发现有“交警”查车后,为了逃避处罚,其立即掉头转弯向南行驶。正在夜查的建湖县公安局近湖派出所辅警人员蔡某某、王某某发现该车形迹可疑,二人随即驾驶摩托车向南追赶,并示意胡某停车接受检查。被告人胡某因害怕被罚款而未停车,将蔡某某停在路上的摩托车刮倒后继续逃跑,王某某随即追赶上去并攀上该车的副驾驶室门外让其停车,胡某非但不停车仍继续开车逃跑,导致王某某摔下车被车后轮碾压致死。被告人胡某明知车压到人后未采取任何措施,继续逃跑,后被公安干警在盐都秦南镇抓获。

争议焦点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被告人胡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还是过失致人死亡罪。

交通肇事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

交通肇事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主要在于事故发生的时空条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交通肇事罪发生的时空条件原则上限于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如果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驾驶机动车辆或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死亡或致使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依法定罪处罚。具体而言:

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交通肇事罪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过失致人死亡罪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没有杀人的故意,但由于过失导致了他人死亡后果发生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

本案分析

根据案情,被告人胡某拒绝停车接受辅警人员检查,在驾车逃跑过程中将攀上该车的辅警王某某摔下车致死,而被告人胡某明知车压到人后未采取任何措施,继续逃跑,其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交通肇事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在于事故发生的时空条件。根据本案的事实,被告人胡某的行为发生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因此不符合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被告人胡某的过失行为发生在逃跑过程中,导致辅警王某某摔倒被车辆碾压致死,其行为侵犯了他人的生命权利,符合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

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被告人胡某的行为应当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而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拘留期限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拘留期限问题。当交通事故导致一人死亡且肇事者承担主要责任时,构成交通肇事罪,最长拘留期限为37天。若造成一人重伤且具备特定情形,如酒后驾驶等,将被定罪处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者的处理流程亦有所阐述。

  • 停车场刮蹭逃逸后果可能构成肇事逃逸

    停车场刮蹭逃逸的后果,指出其可能构成肇事逃逸。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肇事逃逸等特定行为将受到罚款或拘留等处罚。关于逃逸行为的法律性质,存在三种主要观点:“罪后表现说”、“独立行为说”和“分别情况说”,每种观点对逃逸行为的定义和处理方式有所不同

  • 法律咨询:货车撞出租车事故责任认定及赔偿问题

    一起货车撞出租车事故中的责任认定及赔偿问题。事故中,货车司机未携带驾驶证且全险已过期,导致出租车司机要求雇主承担责任。律师指出,雇主涉及冒名顶替行为并需承担法律责任,可能面临治安处罚。为合理合法解决此事,建议与出租车司机协商,追索货车司机赔偿,并咨询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及刑期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及刑期,依据相关法律解释,详细阐述了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罪行种类及其对应的刑期。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构成交通事故的要件,包括车辆参与、发生在道路上、运动中发生等,强调了事故必须为人为因素造成的且存在直接物质损失。

  •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出具时机
  • 交通肇事罪不起诉的标准
  • 赔偿判决执行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