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调解的程序是怎样的
时间:2024-01-18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交通事故调解程序
一、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
在交通事故调解中,交通警察应当向各方当事人明确告知其权利和义务。
二、听取当事人请求
交通警察应当听取各方当事人的请求,了解双方的主张和要求。
三、确定损害赔偿责任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所确认的事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交通警察应当确定各方当事人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四、计算赔偿数额
交通警察应当计算损害赔偿的具体数额,并确定各方当事人应承担的比例。人身损害赔偿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执行,财产损失的修复费用和折价赔偿费用按照实际价值或评估机构的评估结论计算。
五、确定赔偿履行方式及期限
交通警察应当确定赔偿的履行方式和期限。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七条,下列情形之一发生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终止调解并记录在案:(一) 在调解期间,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二) 一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参加调解;(三) 一方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退出调解。注意事项:1、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赔偿并非交通事故双方当事人解决争议的必经程序,是否进行调解应由当事人自行决定,而不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强制进行。2、调解应在交通事故办案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损害的调解是其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调解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由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指定。在调解过程中,交通事故办案人员将就损害赔偿的项目、标准和总额等进行协商,以达成协议。3、调解达成的协议易于履行。调解赔偿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愿,更容易被各方当事人接受。履行调解协议时相对顺利,并能促进各方当事人之间的团结。调解协议没有法律上的强制力,只能依靠双方自愿履行。如果任何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协议,各方当事人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4、赔偿调解不再是诉讼的前置程序。对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后,如果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事故调解书的需要
交通事故调解书的必要性及其在调解过程中的作用。文章介绍了调解书应包含的内容,如依据、基本事实、损失情况、损害赔偿项目和数额等。同时,文章还详述了交通事故认定中的时间、地点、当事人身份和联系方式以及机动车牌号和保险凭证号的确认方法。最后介绍了交通肇事赔
-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一般调解程序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一般调解程序,包括当事人申请调解、调解委员会受理并进行调查核实、召开调解会议听取双方陈述并进行调解以及达成调解协议等步骤。调解委员会应在当事人申请调解之日起30日内结束调解,确保调解效率。
-
调解和好的离婚案具有执行力吗?
调解和好的离婚案是否具备执行力。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此类案件具有执行能力,但如果当事人六个月内因同样理由再次起诉,法院将不予受理。调解书经当事人签收后具有法律效力,可以申请强制执行。调解书的效力包括终结诉讼程序、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禁止再次起诉及
-
法院组织调解应注意的问题
法院组织调解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包括保护当事人意思自由、限制反悔权滥用、确保程序公正以及稳定调解效力。同时,文章介绍了调解的意义、程序及结束方式。调解是在相关组织主持下,当事人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办法,对于维护家庭稳定、邻里和睦以及社会和谐有重
-
夜间开车使用远光灯引发的责任问题
-
调解书的强制执行程序
-
产品质量申诉和投诉的受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