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镇居民:
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被扶养人扶养费=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8-N)÷扶养义务人人数(N<18)。
被扶养人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扶养费=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0年,(但超过60周岁的每增加1岁减少1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扶养义务人人数。
(2) 农村居民:
未成年人:扶养费=(市公布)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性支出×(18-N)(N<18)÷扶养义务人人数。
被扶养人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扶养费=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0年,(但超过60周岁的每增加1岁减少1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扶养义务人人数。
根据受害者所评定的伤残等级,将公式(1)和(2)乘以伤残度(1级为100%,2级为90%至直10级10%计算)。
如果受害人是唯一扶养人,则侵害人应当承担被扶养人的全部生活费;如果还有其他同一顺序扶养人,则侵害人应当承担受害人承担的份额。如果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则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
如果被扶养人有数人,则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在受害人死亡以前不需要实际扶养,但在受害人死亡后至人民法院裁判前丧失劳动能力且无生活来源的,要求侵害人支付必要生活费。受害人死亡后出生的子女有权要求侵害人支付必要的生活费。
因交通事故造成残疾或死亡的胎儿,在出生后也应该获得赔偿。胎儿在未出生前虽尚不具有权利能力,不享有被扶养的权利。但是胎儿在出生之前已经存在,并且终究会成为一个活体的人或死胎。如果在胎儿孕育过程中,作为胎儿的扶养人被致死,那么胎儿在出生后应有行使扶养损害赔偿权。
重大的交通事故往往导致人员死亡,幸存者也可能残疾。这对其以后的生活产生了影响。如果家中还有需要扶养的子女,交通事故伤残后子女扶养费的标准是根据受害者所评定的伤残等级,并参考当地的生活水平来确定的。伤残程度越高,给付的扶养费越多。
酒后驾车肇事的民事责任问题。文章介绍了酒驾的法律禁止性规定和事故后的民事赔偿处理依据,包括受害人的赔偿内容、精神损害赔偿以及赔偿范围的具体内容。酒后驾车事故的精神损失费计算中,侵权人的过错是重要参考因素。
交通事故后缺乏损害赔偿资金与能否继续开车的问题。对于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即使肇事者没有钱赔偿,只要驾驶证未被吊销仍可开车。对于伤害事故赔偿涉及的问题如轻伤的民事赔偿责任、涉嫌交通肇事罪时的法律风险等做了详细阐述。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和
车祸后的诉讼时效问题,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一年。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案件中,哪些人具有诉讼主体资格,包括行人、乘车人以及车辆驾驶人等。
交通事故中人员受伤的处理方法。事故发生后,驾驶员应立即停车并报案,抢救伤员并保护现场,协助交通警察勘察现场和调查取证。当事人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积极配合处理事故,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