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交通事故,要依法进行赔偿,包括人身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失赔偿,那么造成损害医疗费怎么计算,关于交通事故侵权如何赔偿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交通事故侵权如何赔偿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
1. 侵权责任法的规定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12条的规定,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分别实施侵权行为导致同一损害,可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应平均分担赔偿责任。在最狭义的共同侵权情况下,如果多辆车发生交通事故,各自实施侵权行为,应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更加公平合理。
2. 机动车交通事故的责任承担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49条的规定,当机动车的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的责任,保险公司应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如果赔偿金额超出保险责任限额的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而如果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他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 机动车驾驶人逃逸的责任承担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53条的规定,如果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而该机动车参加了强制保险,保险公司应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如果机动车不明或者未参加强制保险,需要支付被侵权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将提供垫付。垫付后,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二、交通事故造成的医疗费用如何计算
1. 医疗费用的含义
医疗费用是指在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因为造成一定的人身伤害而需要就医诊治的费用。这些费用包括挂号费、检查费、化验费、手术费、治疗费、住院费和药费等。医疗费用可以是住院医疗费,也可以是门诊医疗费,但其支付的目的是为了治疗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伤残人员以及抢救伤重死亡人员。医疗费用的发生是道路交通事故的直接后果,体现了对受害人健康权和人身权利的尊重和保障,因此应当予以赔偿。
2. 医疗费用赔偿金额的计算
医疗费用赔偿金额的计算公式为:医疗费赔偿金额 = 诊疗费 + 医药费 + 住院费 + 其他费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9条的规定,医疗费用应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来确定。如果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应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医疗费用的赔偿数额应根据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对于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用,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是,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因此,医疗费用的计算主要以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标准,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例如,交通事故受害人擅自住院、转院、自行购买药品、拒不出院超过医疗通知的日期、在指定医院以外多处就医、治疗非交通事故损伤或疾病所产生的医疗费用不属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范畴。医疗费用的支出凭据应为县级以上直属医院的医疗收费单据,如果当地没有这样的医院,紧急抢救交通事故受害人或治疗轻微创伤时,也可以是其他医疗单位的医疗收费单据。如果交通事故结案后,受害人的身体仍需康复治疗,致害人应根据实际情况赔偿必要的费用。康复费用的程度需要由医院的医生出具相关证明来确定。根据医院诊疗的一般情况,医疗费主要由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等几项费用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