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伤二级,这是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进行的人体伤害程度的鉴定等级,并不是交通事故的伤残等级的评定;对于人体损害,除了赔付医疗费以外,对于造成伤残的,还要赔付残疾赔偿金,而伤残等级的划分从严重到轻度,分十个等级,从一级到十级。至于何时进行伤残鉴定,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第3.2规定:评定时机应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因损伤所致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对治疗终结时间,各地规定不一,经验性做法是:腿部伤害3个月后,头部伤害的6个月后。
一、赔偿顺序《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解释》第十六条
同时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和第三者责任商业保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同时起诉侵权人和保险公司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下列规则确定赔偿责任:
(一)先由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二)不足部分,由承保商业三者险的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予以赔偿;
(三)仍有不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由侵权人予以赔偿。
被侵权人或其近亲属请求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优先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最高法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赔偿项目:第十七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2、残疾赔偿金:第二十五条,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3、被扶养人生活费:第二十八条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三、各地的伤残赔偿计算基数不同,具体赔偿数额根据具体而定。
1、例如,2015年,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45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569元。按20年赔偿来计算:
计算方式:受害人为八级伤残,则赔偿系数为30%,如果受害人是城镇户口,则残疾赔偿金为290748元(48458元X20年X30%);如果受害人是农村户口的,则残疾赔偿金为123414元(20569元X20年X30%)。
2、赔偿系数:十级,10%;九级,20%;八级,30%……二级,90%;一级,100%.
雇员事故死亡案件中赔偿责任的问题。李明的家属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雇主王强应承担赔偿责任。法院依据相关法律解释,认定侵权第三人已履行赔偿责任后,雇员无权再向雇主求偿。经过调解,雇主同意支付5000元经济帮助款。
交通肇事判刑后无赔偿能力的处理办法。刑事判决处理视情节轻重而定,如果因负事故主要责任而无能力赔偿数额达到一定标准,可能会被判处相应有期徒刑。对于赔偿责任处理,若驾驶员无力赔偿,可由其单位或车辆所有人垫付。当事人可与肇事车辆的所有人和受害者家属沟通协商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实施规定,内容包括事故处理的基本原则、涉及的各方职责、处理程序、费用承担及法律责任等方面。规定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道路交通事故,涉及军队、外籍人员等特殊情况也需依照规定处理。当事方需配合提供证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处理,
特大事故的处理程序法律要求。事故发生后,单位需立即向上级部门和地方政府报告,并在24小时内提交事故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等。同时,根据事故发生单位的隶属关系,需组织成立特大事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