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损害赔偿是一种民事责任,是指权利主体因其人身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受到损害,要求侵害人给予赔偿的一种民事责任。精神损害赔偿是现代民法损害赔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公民权益的拓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按照以下原则对当事各方的总损失进行调解:
1. 当事人负全部原因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2. 当事人负主要原因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
3. 当事人负同等原因责任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4. 当事人负次要原因责任的,承担30%的赔偿责任。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限额内予以赔偿。超过第三者保险限额的部分,由承担全部原因责任的机动车一方承担总损失100%的赔偿责任。
对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行人有过错的,机动车一方在承担自身全部损失后,按照以下原则确定赔偿比例:
1. 机动车一方负主要原因责任的,应承担非机动车、行人一方70%的赔偿责任。
2. 机动车一方负同等原因责任的,应承担非机动车、行人一方50%的赔偿责任。
3. 机动车一方负次要原因责任的,应承担非机动车、行人一方30%的赔偿责任。
4. 机动车一方无原因责任的,应承担非机动车、行人一方20%的赔偿责任。
无第三者保险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非机动车、行人一方无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总损失100%的赔偿责任。
对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行人有过错的,机动车一方在承担自身全部损失后,按照以下原则确定赔偿比例:
1. 在高速路、快速路等封闭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非机动车、行人一方50%的赔偿责任。
2. 在其他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非机动车、行人一方60%的赔偿责任。
根据具体情况,以下是各种赔偿项目的计算标准:
1. 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数额按照调解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
2. 误工费:根据当事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3.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有收入的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按照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期限根据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时间确定。
4. 交通费:根据就医或转院治疗以及参与死者亲属处理事故的实际费用计算。
5. 住宿费:当事人及陪护人员从外地到本市处理事故的实际住宿费。
6. 住院伙食补助费:参照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7. 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程度参照医院意见及营养费支出凭证确定。
8.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伤残等级,按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
9.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
以上是车祸造成的死亡后,肇事司机对家属的精神赔偿的标准介绍。如果您有任何法律咨询的需求,请随时联系我们。
无证驾驶导致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与可能面临的处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依据交警部门的事故责任认定书。人身损害赔偿范围涵盖医疗费、住院费等。无证驾驶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会受到罚款和拘留等行政处罚,责任认定需结合实际情况。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综合考虑当事人行
电动三轮车交通事故的处理程序,包括报案、现场处理、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行政处罚、调解损害赔偿和法院起诉等环节。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尽快报案,交警到达现场处理并恢复交通秩序,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明确责任,随后进行行政处罚。如当事人申请,公安交管部门进行调
交通事故案件的一般处理程序。当事人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产生争议时,可以选择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请求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交通事故的赔偿方式包括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赔偿和按过错比例承担赔偿责任。受害者可以获得包括医疗费用、残疾赔偿金、丧葬费等在
关于劳动力损失费等多个赔偿项目的计算标准和办法。具体涉及不同行业的劳动力损失费标准、护理费的计算标准、出差伙食补助和住宿费标准等。同时,文章还提到了营养费计算标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口平均寿命、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及居民消费性支出和农牧区居民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