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寻找目击者作为人证
证据可以分为人证和物证。当机动车与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时,如果司机目击到行人没有走人行横道、闯红灯或非机动车有猛拐现象,应当询问旁边的车辆或行人是否目击到事故发生的情况,并留下目击者的姓名、联系电话等资料。因为事故民警通常会在发生事故后的5至10分钟赶到现场,尽量请目击证人留在现场,协助警方进行调查。2、标出行人位置作为物证
如果伤者需要立即送往医院,而警察尚未到达现场,可以使用粉笔或可以画出痕迹的石块大致标出伤者倒地的位置。如果行人确实是闯红灯或不走人行横道,交警在勘查事故现场时完全可以根据倒地位置和其他散落物来测量。当然,如果司机随身携带相机或录像机,也可以自行拍摄,并提供给办案民警作为物证。3、提供详细细节进行询问
当司机接受民警询问时,应尽可能提供事故发生时和现场的详细细节。特别是当事故现场不能清晰地反映出司机采取了必要的刹车措施时,应向交警阐明自己在踩刹车时遇到的情况,以解释为何没有明显的刹车痕迹。4、提醒司机寻求法院解决争议
需要提醒司机注意的是,必须区分赔偿责任和事故责任。事故责任由交警进行认定,但如果当事人双方没有要求,交管部门已不再进行调解。如果当事人双方有异议,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司机对交警的事故责任认定不服,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交通事故案件中的证据种类及其作用。证据分为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七种,对证明事故真实情况具有重要依据。同时强调收集证据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包括及时采集、全面涵盖、确保准确以及遵守法律规定等。
车祸发生后的证据收集流程,包括人证、物证收集及提供详细信息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交通事故案件的证据汇总,包括证明身份、责任、投保、伤情、误工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的证据。最后还提到了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证据。
协商损害赔偿争议的时效计算问题。对于自行协商未达成一致的情况,时效计算从达不成一致意见或接到交警调解书之日起计算。达成一致但一方不履行的情况下,则从协议书约定履行时间届满之日起计算。同时,文章还涉及未协商损害赔偿争议和其他情形的时效计算,并附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发生后,司机和乘客应如何第一时间做好现场防护。首要任务是开启危险灯和放置警示物,确保所有人员安全撤离车道。对于选择“私了”处理的交通事故,要保存现场证据,包括照片和事故损害赔偿协议书。保险理赔不需要事故责任认定书,协议书和现场采集的事故信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