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案例、现象:
发生交通事故后,损害赔偿的解决方式要么自行和解达成赔偿协议,即私了;要么通过诉讼由法院调解或判决。前一种方式省时、省力、成本低,赔付快捷,也有利于纠纷的解决和社会的稳定,是事故当事人的首选。
实践中,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一开始双方在冷静下来后可能会选择协商解决,通常会在交警的协调下达成调解协议,但存在不少事后不履行或反悔的现象。甚至在肇事方履行完毕后,也存在受害方重新向法院起诉的情况。
那么,赔偿权利人与赔偿义务人之间自愿达成赔偿协议后,如果一方基于种种原因又反悔,不愿履行,是否合法?对此要具体分析,区别不同情况判断其合法性。
律师观点:
1、一般来讲,自愿达成的赔偿协议应具有法律约束力,各方应当自觉履行。
根据《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规定,法律行为是否有效,取决于:一是行为人是否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二是意思表示是否真实;三是内容是否违反法律和社会共公利益,若不存在以上三个方面的条件,应当认定各方当事人签订的损害赔偿协议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签订协议的行为是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协议的内容应受法律保护。即使赔偿数额与法律规定有出入,也是当事人对自己民事实体权利的处分行为,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各方当事人应受赔偿协议的约束,不得“出而反尔”,随意反悔。
2、自愿达成赔偿协议的约束力的例外情形:
《民法通则》第五十九条规定:行为人对行为的内容有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一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撤销。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及当事人处分原则,一般来说当事人达成的赔偿协议不能反悔。但当事人如果存在上述两种情形之一的,法律允许撤销,即可以不履行和解协议的内容。法律赋予当事人撤销权,是为了恢复各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平衡各方当事人的利益。
律师提醒:
戚-谦律师提示,交通事故发生后,在交通部门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不属于人民调解的性质,也不是诉讼程序中的调解,不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质。如果当事人反悔或已经履行后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依法应予受理。不过,当事人已经履行完毕的,其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已经因履行终了而消灭,如无特殊理由,人民法院受理后应当驳回其诉讼请求。当然,若基于某种新的理由提起的诉讼请求,属于一个新的诉讼,应享有诉权。
——最高人民法院观点集成P1496:《人民司法》2003年第1期
法律链接: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七十三条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以及应当事人、证人要求保密的内容外,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后,可以查阅、复制、摘录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材料。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当事人复制的材料应当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
《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
第八十六条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后,要求查阅交通事故证据材料的,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以及应当事人、证人要求保密的内容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提供。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应当提交书面的“当事人查阅证据申请”,明确查阅、复制、摘录的具体内容,经交通事故处理机构负责人同意,安排其查阅。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自费复制证据材料,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当事人复制的材料上加盖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事后将“当事人复制证据申请”与交通事故副卷一并存档。(开物律师集团(郑州)事务所·戚-谦)
甲方驾驶车辆与乙方发生的交通事故,经交警大队认定甲方负全责。在相关法律的见证下,双方达成赔偿协议,甲方一次性赔偿乙方法定人身损害赔偿项目共计一定金额,乙方放弃其他权利并要求不再向司法部门提出其他诉讼请求。协议还包括配合保险理赔、赔偿支付、谅解和配合等
车祸赔偿协议书的具体内容。协议书经甲乙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包括赔偿金额、损失赔偿范围、赔偿款支付方式、赔偿终结、自愿签订、乙方的配合工作等方面。协议自双方当事人签字后生效,旨在解决因交通事故引发的赔偿问题。
甲乙双方在交通事故中的责任和赔偿事宜。双方驾驶车辆相撞导致交通事故,造成乙方受伤和车辆损失。经认定,双方均负有责任。双方达成协议,甲方赔偿乙方各项损失共计人民币元,包括车辆损失赔偿,并已支付部分费用。本协议是一次性终结赔偿,自双方签字按印后生效。
交通事故中,如果对方全责,受害者可以获得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合理费用的赔偿,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赔偿。如果造成残疾,还应赔偿辅助器具费和